第二十九章 阴阳之道
呀,眼高手低,满脑子都是人家听不懂的东西,而他对社会的一切现象他看不懂,这对社会会产生很大的反作用,易经它怎么能够那么神,你看我们用一个神字就表达它很神奇,它很神妙,它很高明,如此而已嘛。
因为它有三个特性,我们必须要说一下,它超越了所有什么神学啊哲学啊科学,它涵盖了那么多东西,是因为它有这三个特性。第一个是说起来真的是外国人所讲的,很好笑,他是模糊性的,他很模糊,因为就那么一个,几个系统,就几几个花样几个符号,其他都没有,给你很大的想象空间,你怎么想他都有道理,因为他简单明了,才能够做有这么大的,如果他本身就很复杂,他只能够适应于某一个领域,其他领域完全说不通,完全说不通,他这个模糊性影响了中国人很深。你看我们讲话经常不喜欢讲得非常清楚,我们经常不喜欢,我们都是点到为止,那四个字很重要,那四个字对中国影响太大,叫做大致如此,大致如此,差不多了,就这样。,其他你自己去想,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一切都在变,你如果事先都教他非常清楚,又教他不能变,他一定行不通的,他一定行不通,这就是制度化没有办法应变的,最大的苦恼。
这样各位才知道小孩要出门了哼,中国的父母只讲一句话小心一点,他永远不会错,你摔到阴沟里去,回来再骂你,叫你小心,你不小心掉到阴沟里去,你出去被人家打了,他回来叫你小心,不小心他说他永远对的,就是他模糊。如果小孩要出门,妈妈教的很清楚,小心哦不要掉到阴沟里面去,他回来就笑,一路上都没有阴沟,还强调阴沟去,那妈妈就很难看,你怎么料的到未来是怎么变化的,《易经》最大的模糊性,让我们怎么解释都对,但是要言之成理,而且要汇通到本源上面来,你不能离开太极生两仪,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根本的道理上你不能颓废就好了。第二个《易经》有很大的灵活性,你看周文王所写的东西,我们这样解释也对,那样解释也对,那到底他本来意思是什么,你又问不到,他人死了你问得到吗?有时候他是写写写误的,以前呢要抄一本书,没有那么容易的,这样各位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那么费劲,在石头上刻字的,外国人每次问我,你们在干什么嘛,其实他不了解,中国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太用意的,我们每个人去抄,东抄一抄一个西抄一个,太多版本糟糕了,谁对谁错不知道,那怎么办,慎重起见,就把正本一个字一个一个字刻在石头上,石头永远不会变嘛,它永远保留的嘛。所以每个人抄完以后就去石头去,对我当时抄错了,改过来这才是石碑最大的功能啊,不是说做好看的了,那真是叫做正本。因为手抄有时候笔误,有时候神情不定,想到别人去,还有一种更麻烦的,他漏抄了几句,漏抄几句还好一点,他漏抄一两个字,糟糕不糟糕的。所以我们在读古文的时候,我们最大的问题就说缺一个字,错一个字,整句话从这里搞到那边去,那我们就很小心,好好把它理顺出来,他就一句话而已嘛,由一而多,由多而一,这就是西方争了2千年的事情,很多人问我说,你讲到现在,我们听来听去好像《易经》是唯心论呢,曾老说绝对没有这种事情,绝对没有。你把《易经》看成唯心论,那你简直太可笑了,那就不叫阴一阳之谓道吗,他有心一定有非心的部分,他有物一定有非物质的部分,我们今天大家都在讲吧,这是物质的部分,那是非物质的部分。
就何乎阴一阳之谓道。天底下有看得见的地方,就有看不见的地方,有物体一定有影子,你说现在没有影子,没有影子是因为光线太亮了,只要光线一减少,影子马上出来,它永远存在的,有物质你就知道有一些叫做非物质,我们现在可以了解到,说有好处,你就一定要丧失的一些坏处。你看读书读的好的人,他就没有什么童年,他就不会打弹珠,你看那个打弹珠打的很好,就是读书不好吗,我打弹珠打的很准呢,他也娱乐嘛,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他必有所得。各位从这里去了解,我们可以看到西方人老是唯心唯物,唯心唯物争了2,000年到今天没有结果,其实唯心绝对不否定物质的,那否定物质,那还得了,唯物也没有说反对心灵,哪有那种哲学家的。
有一个牧师在传教的时候说,敌人打你的,右边的脸颊,你就弄左边的脸颊给他打,那个听的人觉得这个很有道理,做人是应该这样宽容,不要计较,他打你右边,你左边也让他打,反正你爱打就打,然后牧师讲完了以后,他就站起来,就跑过去,两只手一直去打这个牧师的头,那个牧师很气,你为什么打我呢,他说我打你的头,你应该打肚子也让我打,才符合你自己说法了。牧师就愣住了,刚刚自己讲过了,现在怎么违反呢,嗯好,那个人得意啊,就出去了,牧师就追过来用两只手打,那你怎么打我头,他说敌人的愤怒在你的头上,我所有的愤怒就在你头上,因为你刚才打我吧,现在我打你,也是一种方法嘛,也是一种说法。
道理是活的,《易经》是讲道理的,所以他非常灵活,说难听点,怎么讲怎么对,怎么讲怎么不对,对的里面有一些不对,不对的里面有一些对,这个对我们中国人影响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