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乡村老师之——艰苦的地方
前面介绍了我工作的乡村小学的地理位置和占地面积以及周边人家居住的情况,也给大家打了两个小埋伏,在这章里会给大家详细说明。各位看官,我再重申一下,这部书是根据我的经历写的自传体性质的杂文吧,算不上小说,虽然不引人入胜,但却记忆了我们70后生长生活的年代,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虚假的成分和杜撰的内容,我写的都是真实发生的情况。虽然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而我所记叙的这些内容,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发生的真实的事情,而且现实情况远比我描述的还要震撼,还要夸张,还要离谱。由于篇幅的原因,我在这里就泛泛而谈,没有那么详细的描写更加具体真实的情况了。
在全国人民眼中,我们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人都是头上扎着白羊肚子毛巾,敞露着古铜色的皮肤,唱着西北有名的花儿或秦腔,悠闲的生活在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坡上。其实那是正宗的陕北汉子的穿着打扮。估计大家在电视上看到了翻涌奔腾的黄河壶口瀑布,也看到了黄土高原上光秃秃的山连绵起伏,我记得读高中的时候看到的一则报道说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航拍,认定中国的黄土高原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老外还是太人性化了。他们不知道的是黄土高原不但居住有人,黄河流域还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尊为华夏始祖的黄帝,正是在黄河流域和黄土高原这一带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虽然我们有引以为傲的华夏文明史,但有一个事实我们却不得不面对,黄土高原确实是非常贫穷和落后的,尤其是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里,勤劳的黄土高原上的人们也在进行着翻天覆地的改革,但终因为落后贫瘠的自然条件、落后短浅的发展眼光和坐井观天的格局等,我们和东部发达地区甚至是西南地区的省份的差距越拉越大。估计有很多人认为这是我们的区位劣势等客观原因造成的,而我认为主要是官本位思想在作祟,直白一点说就是人祸在作祟。
这样说,很多看官不会认同我的说法,说我是在危言耸听,是在污蔑人家,是对他们人身的攻击。请大家不要急着在心中问候我,等我给大家慢慢道来。从我记事时起,包产到户后,我们每年都会进行植树造林,每家每户每年都会分到一部分树苗,当然这些树苗主要是容易成活的白杨树苗和槐树苗,我记得我每年都要在自家的田间地头栽树,但总是成活不了,这主要是人为的破坏。我们种下树苗,等段时间去看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被人折断了,有时候被羊啃坏了,反正是年年栽,但都没有成活。后来,山上的野杏树、野桃树等全部被人砍光了,让我们小时候每年到山上去摘杏子、桃子的乐趣只停留在记忆里。
我当老师的乡镇在我们县城北部的山区,这个地方最大的特点就是缺水,准确的来说不是缺水,是缺淡水。靠近山的北坡的人家打的井,水是苦的(含盐碱量非常大,连衣服都不能洗,会留下盐碱印);靠近山的南坡的人家打的井,水是甜的;而住在北坡和南坡中间的人家打的井水介于前两者之间,但水比较浑浊。我们学校最特殊,地势比较高,就算是打很深的井,也打不出水来。所以,对我们来说,水是多么的金贵。上世纪90年代,为了解决黄土高原上缺水的情况,政府号召大家建水窖来储存水,水窖储存水是个技术活,下大雨的时候,等雨水把泥土冲击干净后才能引入水窖,水窖是用水泥箍好的,流入水窖的水经过一段时间会变的很清澈,但这不能给人饮用,可以喂养牲畜以及洗衣服等。大家会问,那陕北的水窖的水怎么能吃呢?陕北的吃水窖最为讲究,一般位于整个院子的出水方向,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储水,先要挖开生土层看看,避开黄土中的断裂缝隙,否则不仅水窖漏水而且会引发房屋地基下沉。水窖的尺寸、大小、形状都非常讲究,挖小了储水少不够吃,挖大了黄土容易垮塌,形状挖成纺锤形(类似于社会结构的橄榄形)最好,这样水窖储水后受压才均匀。挖好之后要用红胶泥把水窖从下到上整个涂抹一遍,用清油(胡麻油)作粘合剂,这样做出来的水窖对于水质有过滤和净化作用,水在里面存储一年半载都不会变质,而且会越来越甘冽可口,但这样的水窖做起来费时费力,每隔几年还要将水用尽清理窖底的淤泥。西北农村都在推广集水窖的方法,连田间地头都到处可见水窖盖,当时很多地方都有县上、市上甚至省上的领导考察调研,对建了水窖的地方进行了大力的表扬,并号召其他地方的干部都要像这些地方学习,正确做到干旱但不缺水,缺水但粮食增产丰收。其实,只有给领导们看的几口水窖是挖好的,其他的为了完成任务仅仅挖了几十厘米深,上面盖个水泥盖子糊弄人,骗一些经费的支持,这就是那些地方政府的老套路,应付上面领导的检查,其实上面领导也知道情况,但也不说破,大家都心知肚明,知道各级政府领导的操作方法,这是官场上惯用的伎俩,大家也都习以为常了,没有人会轻易的打破这个常规。
我们学校也修建了一座水窖,水窖很大很深,但没有箍好,老漏水,只能存很少的,我在学校洗衣服等可以水窖的水,也用这些水让学生打扫卫生,毕竟我们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