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集《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道无上誓愿成,你怎么知道无始劫来,自己由业力所熏习的烦恼能消灭呢?你怎么知道诸佛已经成就的功德,自己也能成就呢?自己之所以能建立大乘的戒体,及成就大乘的信心,主要是来自于观灵觉,即菩提,这是大乘佛法很重要的概念,会影响自己的大乘种性,也会影响以后的果证。
以上这段经文说明在修行的过程中,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这是有所放弃;但观灵觉,即菩提,我们是有所追求,有所依止。如是有所破坏,有所建设,这才合乎中庸之道。
这章是把中道实相观,落实到身心世界的观察;以下的几章是对治法门,中道实相虽是目标,但我们在三界的流转中,有一些见思烦恼必须先对治。
第二十章 推我本空
这一章是对治我见烦恼。若只是观灵觉,即菩提,不修我空观,则可能产生自性执,也就是大我的思想,所以要推我本空,修我空观以对治自性执。
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有自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我们观察自己的身心世界,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合和,所以由四大所合和的身心,基本上只有假名,当然这假名也包括假相、假用。也就是说,十法界的身心世界,是由业力所变现,善业强者,变现诸天殊胜的四大与心识;罪业强者,变现蚂蚁卑劣的四大与心识。这都是由业力所变现,身心世界的本质都是四大,只是排列组合有所不同,所以四大本身没有真实的自我。但凡夫的心执着在自我意识上,所以凡夫从哪里来?是从自我意识来。我们不是安住在我空、法空,而是安住在自我意识中。
什么叫做自我意识呢?
我们认为自己的身心世界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这个我是恒常住、不变异、有主宰性的,认为幼小时的我与长大后的我一样,前生的我与今生的我也一样,今生的我与来生的我也相同,这样的看法是错误颠倒的。如果你前生是一只蚂蚁,你是蚂蚁的色身及思想,认为自己是一只卑贱的蚂蚁,自己的心情就是不断的工作、认命的工作;现在你是一个人,你的思想又不同了;你来生若是转轮圣王,你就有转轮圣王的色身及思想,自己特别的高慢骄傲。你在做蚂蚁时的心,与做转轮圣王时的心情,完全不同,怎能说在个体生命转换时,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呢?所以这个我是完全不存在的,因为你的色身、感受、想法、造作、了别的心,这色受想行识已和前生完全不同。
所以当业力变现一个个体生命时,我们看不出前一个个体生命,与后一个个体生命,有什么共同点,实际上这个我是自己所捏造出来的。所以我们观察自己的身心世界,并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身心世界的个体生命是如梦如幻,只是由业力所变现。这是对治三界的见惑,也就是我见的颠倒。
天台的智者大师,他讲忏悔业障,虽然忏悔包含事忏与理忏,事忏有仪规,需要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诵经、念佛,及意业的起忏愧心,但最重要的是理观理忏。智者大师说,如果你造了罪业修忏,有些人能把罪业消灭,有些人却很难消灭罪业,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找到消灭罪业的方法,也就是没修理观。他一直认为生命有一个我,这罪业是谁造的呢?是我造的。所以内心若依止自我意识来修忏,不是依止清净心修忏,则这罪业是由我造的,所以也由我来忏悔,如是的忏悔方法是不能清净的。
那要如何忏悔呢?应该观想我不可得。
若我不可得,则是谁造业呢?是心造业,是一念的颠倒心造业。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我不可得,而是一念明了的心在造业,过去因一念的胡涂,所以全真成妄,现在觉悟后,全妄即真,还是由这念觉悟的心来忏悔。因为我现在的心是觉悟真实的心,能破除过去的颠倒心,所谓真实能破除虚妄。所以修我空观,能把你原先安住在自我意识的心,回归安住在一念心性上,这时的忏悔业障会忏除的比较彻底,而且速度比较快。
有些人同样起烦恼造罪业,但他的心迟钝,当他烦恼活动时,无法从烦恼罪业中跳脱出来;有些人根利,虽有罪业,但他能从烦恼罪业中解脱出来,因为他愿意去思惟佛法的真理。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若经常观察身中四大,只是由业力所变现的假名、假相、假用,剎那剎那生灭,没有一个真实的自我。这念心恒转如瀑流,心如流水般不断的流动,有时颠倒,有时觉悟,而觉悟能破除颠倒。
以上是修我空观对治见惑,以下共有六章对治思惑,也就是对治贪爱的烦恼。
第二十一章 名声丧本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生命就是一种抉择,若不随顺佛法的真理,而随顺情欲,以种种方法追求美好的名声,如修行人想要做一个大法师、大禅师,博取世间的美名。有些人善业强,经过一段时间的造作,有一天他声名显著;但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