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头砂2
第36章心头砂2
随行侍卫反应极快,还没等孩童靠近,就刷一声齐齐拔刀,一下围出了个人墙。
紧接着,一个妇人惊慌失措追过来,一把捂住孩子的嘴,拽着扑通一声跪下。“殿下恕罪、殿下恕罪!孩子、孩子不懂事,绝不是有意惊…妇人显然怕极了,按着孩子一起不停叩首。“无妨,童言无忌。”
燕昭无意计较,抬抬手让人起身,“脚上还有伤?书云,叫人带去那边看看。”
说罢,她没再留意,继续向前。
侍卫快行几步开道,以免再有冲撞。
一行人走远,惊魂未定的妇人才堪堪舒了口气。不料,刚松开手,怀里孩子就再次出声:“娘,我才没认错,刚才那个……”“嘘!"她一把捂回去,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你还说、还说!是想连带着为娘一起掉脑袋吗?那是殿下的人,怎么可能”说着说着,她声音慢慢弱了下来。
刚才,殿下身后那个年轻人……
虽然有侍卫挡着,但她短暂地看清了一眼。眉眼、身量、气度,那的确就是……
同一个人。
她猛一哆嗦,抓着孩子的手更紧了:“听娘的!你就是看错了!以后再不许提这事,要再敢提,你看我不……”
说着她就瞪出个凶狠的表情来,吓得孩童一缩,立即闭紧嘴巴表示不敢了。不管那个年轻人是有什么苦衷还是秘密,都不是她一个小老百姓能掺和的,闲事少管的道理她明白。不光她自己,回去还要好好叮嘱亲眷,一个字都不要往外说。
另一边,燕昭全没把这事放心上。她忙着和书云议事,走出好远一段,才想起后头还跟着人。
一回身,少年不远不近跟着,低着头,安静得像不存在。她朝书云摆摆手,示意她去安排自己刚吩咐的事,接着朝身后的人走去。“阿玉。”
燕昭微微低下头,“想什么呢?”
一路上,他都情绪不高,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燕昭看着满意得很。今日出门是为督查几处修缮情况,原本该坐马车的。但莫名的,她挥退了已经备好的车,选择步行。
现在她觉得这个决定真是做对了。
“我……“虞白声音顿了顿,“我有些累了。殿下,我可以先回吗?”藏在袖子里的手紧紧绞着,刚才的事有惊无险,却只让他更紧张了。天气晴好,街上的人也多,随时可能有人认出他来,他已经快无法呼吸了。面前,燕昭靠近一步,他胸口跟着更紧一分。“不行。”
她笑眯眯的,说出的话却像判刑,“前段时间你日日往外跑,体力不是好得很么?怎么和我一起,就动不动喊累?”说着,她伸手过来,握住他胸前挂着的玉佩拽了一把。细绳勒着他脖颈,他被拽得一个踉跄,跌撞几步上前,险些冲进人怀里。“累也给我忍着。”
燕昭几乎把所有修缮点都转了个遍,以至于负责监工的淮南长史心虚得不行,还以为他的工作出了什么问题。
回到太守府已是午后,和过去每天一样,她马不停蹄进了书房,处理堆积的公务。
不过两日拖延,奏折卷宗就堆成了新的一座山,占去大半桌面。但燕昭丝毫没觉得烦。
书房里,淡淡药香迷人。炭盆烘着,却毫无躁意,反而像是置身森林。朱笔批过几行,她抬眼看向旁边。
书案边上摆了把椅子,白衣少年一动不动坐在那里,低头敛眉,看起来安分得很。
在外头待了大半日,他脸上胭脂颜色淡了,又透出了素淡的白。燕昭静静看了会,刚要开口,书房门就被人敲响。
只得收回视线,望向来人。
得了允准,裴卓明走进书房,脚步都刻意敛到无声。他手中捏着枚竹管,开口之前,先朝书桌边上看了眼。
“殿下,有信件到了。”
他绕到桌案另一侧,没有人的那边,“还请殿下亲观。”手里的东西很快被取走,但没听见竹管拆开的声音。先响起的反而是一声呼唤,很轻,像是怕惊到什么人。“阿玉。阿玉?你先回吧。”
下一道声响隔了半晌。
书案另一头的人淡淡答了句“是”,起身时椅子蹭过地面,拉出一截刺耳噪音。
接着书房门开合,走了。
裴卓明这才抬起一点视线,打量书案后的人。他看见的叫他意外。
没有生气。没有皱眉。没有因为那个少年冷淡的态度不满,也没有斥责他弄出的噪音。
甚至若有似无地笑着,眼睫弯弯,仿佛她手里装着密信的竹管不是竹管,而是什么稀世奇珍。
“芜洲的信?”
问话落进耳中,裴卓明这才回神。
“是。快马加鞭,路上没经第二人之手。”燕昭展开信纸,逐字浏览,片刻后轻笑了声,缓缓颔首。“好。芜洲太守还不算太傻,能明白我意思,也愿意配合检举徐文斌的事。”
裴卓明垂着眼睛,燕昭没问他,他就不说话。“后日就是腊八了?”
“是。”
空气又静了几息。
“安排下去,元日启程。”
燕昭把密信递到烛台上,又盯着它烧成灰烬。“大部队原路返回,你带一队轻骑跟着我,走九江道直抵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