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古代生活日常 > 第 41 章

第 41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41章第41章

要不是因为古代妇人生产,都是请了接生婆在自己家生的孩子,辛月都要忍不住怀疑,她这个舅舅是不是出生的时候与人抱错了?怎么瞧,也不像是宋家人啊?

明明阿公阿婆都是聪明人,阿婆能学会那么高深的绣技,阿公品性先不说,他能在大户人家的后院从外来的小厮混到当上管事,出来又能想到开铺子做生意,把绣庄做到镇上最大、县城知名,还善于交际,把阿婆的绣品卖到府城去。这两人生下的孩子里,娘亲宋氏也是个聪慧的,可这舅舅怎么好似没有一点脑子,那种官宦人家是他们能糊弄得了的?不过那都是他们家的事,两家都断亲了,就冲洗三那日舅舅、舅母的嘴脸,辛月也懒得替他们操心。

这一日,铺子里零零散散的也来了些客人,只是都没有成单的。倒是杨家来了个管事,进了店先瞧了店里的成衣手艺,后交了一半定金,以三百文一件的价格购买了一百五十套棉布春衫。关店回家后宋氏去了趟何婶子家,和她说好了明日起去锦绣阁帮着做杨家仆人的春衫。

何婶子是个寡妇,她夫君本来开了个杂货铺,二人养了三个儿子,在县城里生活也算富足。

不过儿子们还没长大,尤其是最小的老来子才三岁大的时候,何婶子的夫君却染上了肺病,为了替他治病,家里的杂货铺都转了出去,只是银子花了不少,人还是没治好。

还好家里的房子虽小,却是祖上传下来的,何婶子在娘家时也学到一点针线上的手艺,靠着给人缝缝补补做衣裳,把三个儿子都养大了,两个大儿子早者都成家了搬出去住了,何婶子跟还没成家的小儿子还住在这青松巷。何婶子今年都五十岁了,还想着多攒点钱,好早日替小儿子也娶个娘子,这样她的任务也就完成了,自然不会推开这送上门的活计,高高兴兴的答应了,还对宋氏千恩万谢:“多谢辛夫人想着我,明日一早我就过去。”宋氏走了,何婶子的小儿子倒是有些反对,说:“娘亲,你年纪大了,眼神也不好了,莫要太辛苦。”

何婶子摸着才十五岁的小儿子的脑袋,慈爱的说:“三郎放心吧,娘亲知道,不会累着自己的,娘亲还要亲眼瞧着我的小三郎娶妻生子呢。”这春衫用棉布做,一匹棉布能做十身春衫,布料成本在一百文左右,加上用线和缴税成本共一百五十文左右,给何婶子和崔慧娘提成十分之一后利润还有一百二十文。

这个月哪怕后面一直没生意,也已经有了近四十两的盈利。和钱庄抵押借贷的四十两,签的是一年的契,每个月还四两银子,一年连本带利是还四十八两。

宋氏晚上和辛长平说:“等到时候尾款都收到了,就把两个弟弟家的钱还了,再还了钱庄的四两,还有十余两的结余,加上之前没花完的那十几两,铺子上的现银也有三十两,够进货周转的了。”本来之前宋氏想给二弟、三弟家分红,上回辛长安来送木偶娃娃的时候,便跟他提了一嘴,让他回去也同辛长康说一下。谁知辛长安当场就拒绝了,说:“我们拿银子可不是为了趁火打劫的,嫂子什么时候宽裕了再把银子还了便是,利息也不用给,这铺子能挣钱也跟我们没关系,又没帮着做什么哪有脸要什么分红。”后面来送木匣子和迷你家具的时候又说:“三弟也说不能拿嫂子的分红,那不是白白占嫂子的便宜吗?亲兄弟没有这么办事的。”辛长安因着木工手艺,做的木偶已经卖出了四十二个,木匣子和迷你家具七套,这就一共有四两多近五两银子了,再添点都能买一亩地了。宋氏听辛月算过账,心想要是这木偶娃娃的生意一直有得做,二弟倒是也能赚上不少银子。

倒是三弟家,也得给他们寻个进账才好,不能只带着二弟挣钱,虽说家里没有不明事理的人,可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么时日长了,心有芥蒂也是人之常情宋氏想着她要做府城小姐的绣裙、绣鞋,只崔慧娘和何婶子做杨府下人的春衫,还是紧凑了些,三弟妹朱氏虽不擅长绣花,但裁剪和缝制衣物倒也做得来,便主动和辛长平提:“不如问问三弟妹愿不愿意来缝衣裳?她便是手慢些,一天做出一套来,一个月做个三十余套,也能挣到近一两银子。”辛长平一个月薪俸才一两银子呢,宋氏这种程度的绣娘一般也就挣八钱到一两银子,这报酬着实不低了。

辛长平沉吟了一会儿说:“倒是行,只是三弟妹来了住哪里?”如今辛长平搬回了主屋,辛姑母和辛月、郭玉娘挤在一处,那屋里还养了三只小猫崽,已经是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了,可不能再挤人进去了。辛盛的房间虽空着,可也不适合给婶娘住,更何况过十来天辛盛就要回家准备参加县试了。

谁知听了辛长平的问话,宋氏瞟了一眼辛长平说:“你去盛哥儿屋里住就是,让三弟妹和我住一屋。”

辛长平听了皱起眉头,他才刚搬回来几日啊,娘子又要赶他走,委屈巴巴的说:“我搬出去晚上年哥儿闹起来怎么办?要是年哥儿再大些我单带着他睡也行,可现在他一晚上还要吃两三回奶,还离不得你,你白日里刺绣废心神,晚上再休息不好,我心疼娘子。”

宋氏吃辛长平这一套,羞红了脸,却还是坚持说:“那也没有办法,如今就这个条件,先忍忍吧,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