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合作
南方战事稍缓,卓显渡终于得以回京向皇上陈述漠涸一线战况。
沿南一线七城虽然都还坚守,可因冬春两季战事频繁,储城民生凋零,军备消耗巨大,军资吃紧,战损的城墙要加固,受战争影响的百姓要安置,到处都要花钱。急需兵部给予补充兵力武器,户部加拨军资粮草。
景宣帝高坐龙台,虽然也才五十来岁,近来却越显老态,抬手向下一指问:“柯尚书,卓将军所请,可能办到?”
柯以政出列答话:“回皇上,增兵四万,兵部从各地征调,三个月应该也可以,可军饷是个问题,目前兵部存银不够。调地方军队,军饷就得由朝中支配,最多能承担调征两万兵,如果新征兵,那所需就更多了。至于马匹、铠甲、弓箭等物资,四月刚给黔北配了若干,现在又要增加如此大的数量确实困难。如果户部增拔银两,让全国军库赶制,估计也要三个月才能勉强完成。”
年关前息鲁遭受重创,卓显渡当时呈了折子,要银两重建,拔到手的还不到一半,至今那边的守备军还住在帐篷里。
听了这话大为不满,说道:“柯大人,自从皇后娘娘嫁入我朝,我们就与北边的宁国和平相处,近些年都无战事。”斜眼看向柯以政,语气中带着质问,“为何频频为黔北增兵添甲?我南方战事不断,要兵要粮反而总推三阻四?”
柯以政手中握着兵部的册子,用另一只手敲打着册子封皮:“卓将军勿要乱言,征兵将、拔军需都不是我一个人决定的,”
又抬手指着北边方向,提高声调道:“黔北也是征得了皇上准许,我兵部不过是依旨办差。”
卓显渡沉了脸不好再说,再说下去就是皇上的错了。
景宣帝听着下边争论,捂口咳嗽,鲁兴见状赶紧呈上巾帕。
景宣帝擦了擦嘴把毛巾又递回去,抬起头问:“穆尚书,户部能拨出多少银两筹制军需?”
穆行渊从官员中站出来,禀道:“今年涔坪、庆州、焕河三城受灾,仅赈灾就拔了一百五十万两,年初,给卓将军拔了今年的军饷八十八万,二月卓将军呈报息鲁城要重建,又拔了三十万,户部的银钱向来都是一丁一卯的,填了这处就少了那处,顶了天还能拔出四十万。”
卓显渡身边的副将陈耀祖在南边打了十几年仗,跟着卓显渡的父亲卓呈德从小兵一路做到参将,卓呈德受伤离军后才跟了卓显渡,平时性子急,但打起仗来却心思细腻,又善于急攻,不要命的打法让南蛮闻之色变。
此时听了要兵没兵,要钱没钱,急性子上来,张口就道:“四十万?要购军需,还要用于修固城墙,这哪够?那些战死军士们的抚恤都没发全,寒了将士们的心,怎么护家?怎么保国?”
黄勤眯着细眼轻蔑的笑笑,阴阳怪气的说:“那息鲁城都深到靠近庆州边上来了,居然让南蛮神不知鬼不觉得绕过野马谷,这息鲁城就不该有那么一遭祸事,息鲁城里的魂呐,冤着呢!”
陈耀祖气得要指到黄勤脸上去了:“你他娘的就会坐在娘们腿上说风凉话,有本事,跟我上南边战场上杀蛮子去,杀得了五个,老子跪着叫你爷。”
“咳,咳,咳。”景宣帝又咳嗽起来。
卓显渡扯过还在怒气冲冲的陈耀祖,拉他一起跪下,言词恳切的说:“皇上,陈副将也是急于军务,南线去年冬到今年春,半月一小战,一月一大战,军备跟不上,战士们实在是吃不消。南边如果有什么闪失,丢的,就不只是漠涸军将士的性命,还有中原的百姓和城池,还望皇上深思。”
景宣帝深叹口气,柔声说:“卓将军,你们先起来,事情再商议。”
关顾之从楚泊然后边走了出来,站到卓显渡身侧,双手抱拳行礼说道:“父皇,儿臣倒有一个提议。”
景宣帝:“太子且说。”
“既然北边如今战事平缓,装备精良,兵强马壮,不如北兵南调以解南线燃眉之急。”关顾之出言掷地有声,不卑不亢的神情竟与那个唯唯诺诺,站在朝堂之上,也像个精致配饰的太子判若两人。
太子话一出口,大臣间立即窃窃私语,多数觉得这确实是解决目前困难的最佳办法。也有人认为,北兵南调,且不说赤威侯会不会同意,那路途遥远,军资运送是个麻烦,北边的士兵也不一定能习惯南方将军的领军作战。
景宣帝显然是赞同的,否则也确实找不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了,颇为欣慰的看向太子,说:“确实是个解决之法。”
柯以政出声道:“黔北虽然没有邻国战事,可是土匪猖獗,游民不断侵城夺物,若消减兵力怕也不好护得一方安宁。”
景宣帝一拍龙椅,怒道:“土匪游贼,乌合之众!何必数十万大军?”指向柯以政,“传朕旨意,就由你兵部拟折子,让赤威侯借兵两万,均出三个营的军资一并借给漠涸军,”
又捂了嘴,剧烈的咳嗽几声后,拍着胸口继续说:“剩余的,兵部、户部设法筹办,待南边缓过劲来,再将兵、物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