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刘裕:35岁不迷茫 > 第78章 亲征

第78章 亲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崔浩这番分析,鞭辟入里,头头是道,既符合当前时局,又站住了北魏的利益。尤其对天下形势发展的预判之精准,甚至超过了诸葛亮的《隆中对》。

拓跋嗣听后非常满意,转而笑道:“爱卿果然料事如神啊,哈哈……”

崔浩接着说:“臣常常私下评论近代君臣:王猛治国,如同苻坚的管仲;慕容恪辅政,类似慕容暐的霍光;刘裕讨平晋国叛乱,便是司马德宗的曹操!”

前人如何,拓跋嗣并不关心,他倒想知道崔浩怎么看待西边的心腹大患——夏国。

崔浩评论道:“赫连勃勃当初国破家亡,孑然一身,寄人篱下,接受姚兴封赏。他对秦国不思知恩图报,反而趁火打劫、窃取一方土地,结怨邻国。像这种小人,纵使一时暴虐,也终将被别人吞并!”

拓跋嗣非常开心,与崔浩一直聊到半夜。但他仍然命令长孙嵩等人率领精兵备战,等待刘裕进军往西,伺机进攻彭城、沛郡两地。

刘裕在在洛阳停留了2个月左右,一面远程指挥前线作战,另外一方面,则是熟悉和了解洛阳的环境,他明白,如果要统一天下,就必须迁都洛阳,并以此为根据地与北魏争夺中原。

一晃到了417年的7月,刘裕才离开洛阳,抵达距离潼关200里的陕城。这时在正面战场上,王镇恶、檀道济、沈林子等人仍未打开局面,以僵持为主。

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正面打不进去,侧面迂回的偏师,反倒有了进展。这一路由沈田子和傅弘之率领,原本只是骚扰和牵制关中的部队,但经过几个月的小打小闹,反倒在大山里的游击战中不断壮大,直到占了武关。

沈田子不甘心只做个陪衬的绿叶,他继续率军北上,一路艰苦跋涉、披荆斩棘,花了足足2个月,才步行翻越秦岭,到达关中平原,屯兵在青泥。

青泥虽说城小,但距离长安仅仅200里地,一路都是平原,骑兵一天就能抵达长安。沈田子的部队作为疑兵,数量有限,原本不具备攻占长安的能力,但后眼皮子底下突然多了支敌军,这让后秦的朝堂再次炸开了锅。

姚泓已经坐不住了,他问众臣:“据前线情报,刘裕大军已到閺(读“文”)乡,沈田子又至青泥。前日姚和都已领兵防守沈田子,朕欲亲率大军与刘裕决一胜负,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平原公姚璞进言道:“不可。若姚和都作战不利,沈田子断陛下后路,则万事休矣。閺乡远、青泥近,臣请陛下先与姚和都会师共击沈田子,解决燃眉之急后再全力与刘裕争锋!”

姚泓觉得有理,便率步骑兵数万人,朝发夕至,兵抵青泥。

面对后秦皇帝的御驾亲征,这让只是偏师主帅的沈田子感到“受宠若惊”,他虽只有一千多士兵,但与敌国皇帝对战的机会让他的肾上腺素飙升,他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绝不后退,正面硬刚!

副将傅弘之一听急了:“你疯了吗?敌众我寡,又是皇帝御驾亲征,你想送死,我还想多活几年呢!”

说罢,他就强行拉着沈田子,要与他一起撤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