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妙计
沈林子犟起来了,董神虎不来,他不继续喝。
不一会,左右回报:“报将军,董神虎不在营中。”
“他去哪儿了?”
“据门卫说,他领本部兵马,回老家襄邑去了,据说是前日提拔,要给家里人报喜。”
“为何不给本帅报备?”沈林子问。
“不知。”
“也是个不爽利之人,今日到此为止,不喝了。”沈林子不顾韦华热情邀请,借机离开酒桌。
他偷偷来到军帐,用冷水洗了把脸,酒已醒了小半。
对照地图,他寻找襄邑位置,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这个小城的位置。
“不好,”沈林子不由得叫了出来。原来襄邑虽然不起眼,但正卡在大军的粮道上,自己和许昌王镇恶的补给线,现在都捏在了董神虎手上。
他赶紧叫刘遵考一起商议:“马上入冬,若粮道此时被断,我军军心势必大乱,到时洛阳敌军尽出,发起反击,不但是我们和王镇恶,连哥哥在武关都有危险!”
刘遵考大惊:“怪不得刚刚韦华一直劝将军酒,这是要为董神虎争取时间啊。”
“事不宜迟,”沈林子道,“你守城盯住韦华,我立即领兵去追!”
“好!”
计议已定,沈林子星夜快马行军,终于在第二天正午时分赶到了襄邑。
此时董神虎正在发榜征兵,忙得不亦乐乎。
“神虎将军,不辞而别,却是为何啊?莫非照顾不周?”沈林子打马上前问。
“我回乡里募兵,充实本部兵马,为将军攻洛大计做好准备。”董神虎神情淡定答道。
“攻洛?怕你想的是配合洛阳攻我吧?”
“何出此言?”
董神虎话音未落,沈林子已迅雷不及掩耳,一剑刺中他胸口,鲜血顿时溅了沈林子一身。
原来,在洛阳姚洸的计策里,董神虎负责卧底,同时以仓垣投降为诱饵,麻痹沈林子。在取得沈林子信任后,董神虎回老家襄邑招募乡勇,截断晋军粮道,韦华假意招待,设计拖住沈林子,再伺机将其暗杀。
如果前面的计划顺利,一切就绪,姚洸就会从洛阳倾巢而出,一举收复许昌,把晋军赶回国境线。
要说这个计策的精妙程度,丝毫不输张良等历史上的顶级谋士。可战争终究是双方的事情,所有的安排,都要对方有意无意间的配合才能实现,计策最终是否成功,都存在一定概率。所谓算无遗策,只不过是小说里的神话罢了。
这边沈林子刚斩了董神虎,那边刘遵考便绑了韦华,送至建康供太尉府发落,不在话下。
姚洸的计策不成,不仅失去了成为我国历史顶级谋士的机会,洛阳城也危在旦夕。他已无计可施,只得再次向长安姚泓求救。
长安的大殿上,后秦君臣正在未这个国家的生死前途进行着激烈的讨论。
后秦皇帝姚泓是个老好人,他从小体弱多病,无法做个马上天子,骑射杀敌。姚兴从小就把他当做治国之君培养,因此他为人一向孝敬友爱、宽宏和气。年方28岁的他登基仅仅半年,难题就一件一件扑面而来,让他目不暇接。
甚至,刘裕的北伐,还算不上他当前最急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