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刘裕:35岁不迷茫 > 第27章 伐蜀

第27章 伐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主公,您现在的处境,跟当年桓温一样,有进无退,”刘穆之跪拜在刘裕面前,“如今之计,只能火速进京,妥善安排此事,紧紧握住朝堂权柄,勇往直前!”

刘裕下定决心,他不再惧怕,与使者携手回京。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刘裕把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两个权力最大的职位纳为己有,兼任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兖二州刺史。

作为平衡,他同意刘毅出任卫将军、孟昶出任尚书左仆射,并把青州让给诸葛长民、兖州让给刘毅的堂弟刘藩。此时的刘毅,已由当初一起并肩起义的兄弟,俨然成为刘裕朝堂上最大的竞争对手。

至此,刘裕常驻建康,直接参与朝堂各项决策。

于是,晋廷两个老大难的问题摆在了他面前,一个在西部,一个在北方。

先说西部,其实东晋立国时并未占据蜀地,那时益州的割据政权名为成汉,后来桓温西征灭亡成汉,才将益州重新纳入东晋的版图。

2年前,益州刺史毛璩杀死桓玄后,命令大将谯纵率兵征讨桓玄的侄子桓振,半路上蜀地士兵不愿离乡,发动兵变杀回成都,谯纵建立谯蜀政权,蜀地重新割据。

公元408年,桓玄残部已消灭殆尽,东晋内部稳定,伐蜀便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

这种立功晋升、扩大己方势力的机会,二刘当然都想安排自己的人,最后还是刘裕官大一品压死人,力排众议拿下这个项目。

刘裕培养的对象是老领导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命他领兵五千进攻谯蜀。战事前期相当顺利,部队很快通过三峡进入四川盆地,进逼成都。

谯纵见势不妙,赶紧向北方的后秦求援,由于川陕唇齿相依,秦主姚兴火速派兵两万前来支援,秦蜀联军最终在距离成都500里处挡住了刘敬宣。

双方展开拉锯,时长达60多天,刘敬宣再也无法推进半步,此时由于补给不足,加上军中疾病流行,晋军非战斗减员大半。

权衡利弊后,刘敬宣无奈选择撤兵,伐蜀之役宣告失败。

跟很多都市职场剧的剧本一样,刘裕的项目失败,其他项目组自然会踩上一脚。刘毅适时地跳了出来,对刘裕大肆攻击。

作为管理者,刘裕当然要体现担当,他上书晋安帝,要求引咎辞职。

刘毅简直大喜过望: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看来这刘裕打不得逆风局,稍微受点挫折,就撂挑子走人了。

可惜他高兴得早了一点,晋安帝傻,但他周围的人如司马德文等却不傻,他们当然知道刘裕请辞只是做做样子,这份辞呈晋安帝如果真的敢批,刘裕就敢回京口掀桌子!

于是,朝廷回复,不许辞职,意思一下,把刘裕从车骑将军降职为中军将军。这个处理方案也给足了刘毅面子,起码从名义上,让他在军中的职位对刘裕实现了反超。

刘裕不甘心,原以为谯蜀是个软柿子,结果手给捏抽筋了,他亟需尽快找回场子。

既然软柿子不行,那就捏硬一些的。

刘裕把目光投向了北方的南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