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刘裕:35岁不迷茫 > 第24章 复辟

第24章 复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3月3日,建康石头城。

刘裕安排手下将领继续追击桓玄,自己则率领百官在宣阳门外烧毁了之前供奉的“大楚国父”——桓温的牌位,又在太庙建造了东晋的新神主,最后派人迎接晋安帝回京。

礼毕,意味着晋朝138年的历史得以延续,东晋复辟,刘裕成了再造社稷的大功臣。

司徒王谧推举刘裕做扬州刺史,直接管理建康京畿重地,刘裕推辞了。他记得刘牢之的例子,只有军营才是他的家,作为武将,他不能跟北府兵割离。

他对各级官吏一一进行重新任命,大部分人都保留原先职位。流程尽管繁琐但却必须得走,经过一番操作后,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一点:

自己手中的权力,来源于刘裕的授予。

最后,王谧与百官推举刘裕为使持节、都督扬徐兖豫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徐州刺史。

刘裕至此拥有了诛杀地方官吏的权力,同时牢牢抓住了东晋的军权,成为军方头号人物。

一同起事的将士,也皆有封赏,刘裕让自己2天前夸下的海口成为了现实,全军都相信他乃天命所归,唯马首是瞻。

刘裕花了3年时间,从一方大员,走到了直接左右朝廷政局的位子上。

照例,我们总结一下这一阶段他值得借鉴的经验。

第一,敏锐的判断力。刘裕在这段时间生动地诠释了“选择大于努力”这个真理,每个选择的关口,他都冷静分析判断局势,作出合理的判断。

第二,果断的执行力。刘裕执行时从不纠结,他回京口时没有贪恋当下的官位,起义时没有贪生怕死,陷入苦战时没有懊悔自己的战术选择。他极有主见地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义无反顾。

第三,资源整合能力。他一个人当然无法打败桓玄,于是在京口整合各地反桓势力举事。所以借助外力创业,团结一切资源,共谋大事方为王道。

第四,忽悠能力。不管是空城计,还是给下属画大饼,实质上都是忽悠。对兼济天下之人,忽悠是基本技能;对独善其身之人,更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忽悠去做了炮灰。

第五,必须进行风险投资。在阶级固化的时代,要想完成阶层跃迁,不得不承担风险,去博取高收益。刘裕正是押上了全部身家性命,才撬动了朝廷的政局。

东晋混乱的政局,在刘裕的干预下,也迎来了新生。

其实桓玄都一直打算进行政治改革,但由于他本人属于四大家族之一,其崛起仍然来源于家族助力,因此当然不能动摇现有的权力体系,桓玄掌权期间,门阀依旧控制着朝廷权力,集体躺平摆烂。

而刘裕身份不同,他在朝中没有裙带关系,地位主要靠自己打出来,并不依赖于世家门阀,加上他本人以身作则,因此百官大多对刘裕又敬又怕,都认真供职。几天时间,官场风气便大不一样。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服刘裕。尚书左仆射王愉就是例外,作为太原王氏的代表,他们不屑看到一届布衣身居高位,再加之跟桓玄是儿女亲家,便与儿子密谋暗杀刘裕。后来事情泄露失败,王愉一家被刘裕尽数诛杀,兴旺了200多年的太原王氏就此衰落。

这可吓坏了来自另外一支琅琊王氏的司徒王谧,怕受牵连的他连夜逃到了曲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