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刘裕:35岁不迷茫 > 第12章 勤王

第12章 勤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打了胜仗后,孙恩的事业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401年5月,起义军攻占沪渎,杀官兵四千余人,在陆上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根据地。由于东晋朝廷实在不得人心,起义军如滚雪球一般,迅速扩充到十万人,并拥有千余艘战船。

朝廷当然不会放任他就此做大,各路官军立刻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而收拾了残部的刘裕也在其中,他在娄县击败了孙恩的偏师,找回一些面子。

面临围追堵截,孙恩复盘了之前的战斗:他每每从海上来,占领一两座城池,然后在陆战中被增援的官军打败,又逃回海上去,循环往复,仿佛陷入了西西弗斯的无限循环。

想到这里,一个大胆的战略构想在他脑中萌生。

在这个作战计划中,孙恩放弃自己占领的陆地城市,充分利用海上优势,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绕过所有官军,从水路进攻守备空虚的东晋首都——建康。

平心而论,这是一个天才的计划,这个战术与三国时期邓艾偷渡阴平灭亡蜀汉,蒙古攻宋时迂回四川,第四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穿插西奈半岛三个案例异曲同工。可以看出,孙恩此时已经逐渐积累作战经验,他正在成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官。

当然,同样在战争中成长的,还有我们的主角刘裕。

说干就干,孙恩倾巢出动,十余万人如天神一般,从天而降,旦夕间就到达了刘裕的老家丹徒县。而此时,刘牢之的主力还驻扎在千里之外的山阴。

朝廷震动!

晋安帝司马德宗慌忙中发布了戒严令,要求建康城内所有官员不准回家,7乘24小时坚守岗位,准备巷战。他命人用木栅栏截断入江的水路,又派重兵守卫长江两岸各处隘口,并征调各地军队进京勤王。

形势愈发紧张起来。

长江河道被堵,孙恩无法前进,他随机应变,打算先行占领丹徒县,就地补给,别作他图。而丹徒当地守军见孙恩人多势大,只得放弃城市,屯驻城北蒜山,居高临下,等待支援。

孙恩当然不会留下后患,他亲自率领上万部队,进攻蒜山。

此战还有独特的政治意义。丹徒县京口里,是北府兵的大本营,占领丹徒县,就相当于偷了东晋最强部队的老家,可以最大程度上瓦解东晋朝廷的抵抗意志。

起义军加强了攻势,蒜山守军的阵地被一点点蚕食,似乎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丹徒百姓也放下了手中活计,纷纷远处观战。

千钧一发之际,官兵的援军赶到了,高头大马,冲最前面的将领,正是刘裕!

原来,孙恩先头部队在丹徒登陆时,刘裕的家人就第一时间千里修书,毕竟是老家被袭,刘裕当即率领部队,日夜兼程,倍道而行,总算赶上了蒜山保卫战。

山顶的友军见援军到来,士气大振,与刘裕上下夹攻。保卫家乡的质朴情节在此战中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孙恩的部队在半山腰被刘裕截断后路,进退失据,顿时军心大乱,毫无战意。

蒜山之战,起义军大败,跌落悬崖、掉入长江者无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