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空城
孙恩的打法,跟北方游牧民族很像,第二年,他收拢残兵,再次劫掠会稽,刘牢之大军前来,他便又逃回海上。
而刘牢之的应对是步步为营,他分刘裕数百士兵,驻扎守卫句章城。
刘裕不嫌兵少,反倒对第一次独立带兵感到兴奋。由于出身寒微,他待手下士兵如阶级兄弟,不仅共同食宿,同甘共苦,而且冲锋陷阵,身先士卒。
结果是,刘裕这支的部队有了铁的纪律。
当时东晋其他部队,军纪涣散,经常劫掠百姓,与匪徒无异。只有刘裕的部队,法令明整,所过之处,秋毫无犯,群众基础和战斗力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这两年,孙恩屡次进攻句章城,每次都被刘裕赶回海上。
401年3月,孙恩见句章难攻,改道进攻北部的海盐,刘裕这次主动出击,跟随至海盐老城驻扎。第二天,孙恩大将姚盛凭借优势兵力前来攻城,把海盐老城团团围住。
因为之前的战斗已经打出了信心,刘裕对于敌方人数不以为意:人少打人多,一定要聚集力量,直击敌人要害,一击致命。
他选出几百人的敢死队,脱掉铠甲,配备短刀。刘裕下达了作战指令:“快速近身,贴身肉搏,猛烈冲击对方主将”。
这一场战斗堪称教科书式的斩首行动,敌人显然低估了刘裕军队的爆发力,敢死队仅仅发起了两次冲击,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一名队员阵斩姚盛,敌军旋即溃散。
其后双方又接连爆发几次战斗,刘裕连战连捷,虽说战报喜人,但他发现一个要命的问题:因为敌军人数是自己的好几倍,他们可以输很多次,然后聚拢再战;而自己只有几百人,只要一次失误,就会全军覆没。
当务之急,是最高效率地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
思索良久,刘裕计上心来。
一天夜里,侦察兵为孙恩带回了这样的情报:“刘裕军队已不见旌旗,城楼无部众巡逻,似乎大部队已经撤离。”
孙恩判断,刘裕粮草不济,被迫撤退,此时占据海盐,劫掠百姓,可补充兵源与金钱,乃天赐良机。他即刻下令,明日一早攻城。
次日,孙恩大军眼前的,是一座城门大开的空城,城楼上,仅有几位老弱男子。
“刘裕何在?”孙恩对城楼上大喊。
“昨天晚上就跑了。”城楼上一位老者回答道。
太可惜了!孙恩一拍大腿,后悔昨天没有连夜追击,生擒刘裕。他下令:大军入城,自取给养。
半数部队入城时,已经有人察觉到异样了,可为时已晚。
突然,一声鼓响,巨石、干草、热油、火把等物从天而降,城楼上伏兵尽出,前排弓箭手密集放箭,箭雨形成一道黑墙,将城内外部队分成两截。
尚未入城的孙恩,又气又恼,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城内的部队被全歼。
刘裕再次导演了一幕好戏,名字想必大家都听过,那就是《空城计》,只不过这次,是假戏真做的空城计。
兵者,诡道也。
孙恩一看海盐是拿不下来了,率领余部往沪渎方向退去。刘裕哪里肯放?当即率领部众,弃城去追,正当出发时,他被一个人叫住了。
“将军慢走,且听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