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263章 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第263章 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海洋的利益,对大明弥足珍贵,但是这些个糟老头子们早就固化、根深蒂固的思想,还需要时间去改变。

在眼下,海外总督,并不被廷臣们所重视。

“胸无大志。”朱翊钧看出来了朱翊镠的想法,只能摇头,太子没有确立之前,这个不省心的弟弟,就是大明皇帝位的

朱翊钧做出了决定,这是张居正在殷正茂攻伐吕宋之后,确定的一个皇帝的基本权力,海外总督的人事任命权。

“为什么叫唐馆?”朱翊钧有些疑惑的说道:“大明人建立的聚集地,不应该叫明馆吗?”

朱翊钧灌了一碗,这味道很怪,但是他的胃不刁钻,这玩意儿有盐分,对于操阅军马的朱翊钧而言,能够快速补水补补盐,就是上等佳品。

“不如就让孙克毅来做吧。”万士和是很擅长折中的,让师从徐渭的孙克毅来做总督,也好歹有点名分了,廷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基本敲定了孙克毅这个总督人选。

这就是王本固要杀海寇汪直和林阿凤的原因,这些胆大包天的海寇,对朝廷根本没有任何的畏惧,对权威天然的蔑视,这是朝廷的敌人。

徐渭不会不分青红皂白的埋怨小皇帝,那时候小皇帝才多大。

所以,马自强真的不是能力不够,也不是没有恭顺之心,只是太忙。

朱翊钧和朱翊镠是亲兄弟,但是两个人对李太后的叫法并不相同,朱翊钧喊娘亲,朱翊镠喊母亲。

这比杀了马自强还难受!

万士和是前礼部尚书,这不就是说他马自强远不如万士和吗?这也是让马自强最为难受的地方,他的确不如万士和。

朱翊镠想到那些歪瓜裂枣的画像,就是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礼部这帮大臣真的是什么钱也敢伸手,这给皇帝找媳妇,也敢找那种模样,委实是让朱翊镠胆战心惊,李太后在慈宁宫,发的火,差点把屋顶的琉璃瓦给掀了。

徐渭不肯原谅朝廷,但也算是接受了现状,毕竟胡宗宪已经平反,甚至有了谥号,这已经是当下能做到最好的结果了。

“徐渭…此人对朝廷怀恨在心。”吕调阳对徐渭还是有些了解的,这个人被关在天牢里整整七年,而且胡宗宪的瘐死,让徐渭对朝廷有着天然的不信任感,所以,总督没问题,人选上却需要商榷一番,毕竟涉及到了张居正二十年灭倭大计。

户部员外郎王用汲上奏,弹劾吏部尚书万士和,铨天下百官,任人唯亲。

“胡说,都是人而已。”朱翊钧摸了摸朱翊镠的脑袋,十分郑重的说道:“他们做的事儿是神仙才能做到,但是他们是人,上次朕出宫杀的那个陈友仁,就是诋毁戚帅东征平倭的那个家伙,遇到这样的人,杀就是了。”

吕调阳继续主持着廷议之事。

朱翊钧这个小疑惑,并没有人解答,但是他很快就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名字的形成是有其清晰的脉络,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两个,

如果按照矛盾说的基本判断法,站在徐渭的立场上,徐渭有厌恶甚至是怀恨的理由,并且理由充分。

李太后对朝中大臣非常敌视,这可不是冯保嚼舌头根就能嚼出来的,还是大明朝臣们一次又一次的表现,让李太后对朝中大臣的刻板印象逐渐加深。

自从正月,两宫太后下懿旨遴选秀女以来,遴选秀女的进程推进的非常顺利,可是就结果而言,不太美妙。

在华夷之辨和大明天华物宝无所不有的大风力下,廷臣们普遍视海外为未开化的蛮荒之地,即便是泰西已经可以不远千里来到大明,但是沉浸在天朝上国大梦里的大明廷臣们,对海外之事,其实还是表现出一种逃避的自大情绪。

夜不收创建于景泰二年,由镇朔大将军、宣府总兵、昌平侯追封颖国公的杨洪在宣府创建,至大明灭亡,夜不收始终活跃在扛敌的

“这什么味儿啊!”朱翊镠喝了一口就不愿意喝了,他真的受不了这个味儿。

这些外官之所以要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博誉一时,获得一个不畏强权的美名,这样就能混个清流的美名,通常都会寻找六部明公和阁臣为目标。

“这个东西,和马尿一个味儿。”

孙克毅在松江做商总的时候,就一直紧紧跟随朝廷的脚步,甚至还捐了巨款给松江海事学堂,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孙克毅都更加合适,而且孙克毅还有举人的功名在身,日后再补一个恩科特赐进士出身,也算是补足了出身的短板。

实在是最近一批外官都拿万士和当软柿子捏,万士和也要抖擞一下,耍一耍官威,能混到六部明公这个地位的,哪个是好惹的?

有什么样的君王,就有什么样的臣子。

只要不面对,大明就可以继续保持自己天朝上国的地位,这就是大明末年,在东学西渐的时候,大明朝廷对泰西文化反应僵化的原因之一。

马自强请皇帝降罪,他将这件事交给了张程,最后办成了这个模样,甚至把两宫太后都给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