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若是不在了,遇到这样的人,就亲自动手杀了他,知道了吗?”
因为这是张程为了不让皇帝沉迷于女色,荒诞朝政做出的最大努力。
这都是惯例了,六部明公和阁臣早就挨骂挨到麻木了,多数都懒得理会,王用汲弹劾万士和,就是挑了个软柿子,这朝里六部,除了郭朝宾,看似只有万士和最好欺负。
徐渭是胡宗宪的幕僚,曾经的、现在的平倭急先锋,也是大明冲锋陷阵的战士,现在和朝廷闹到了这个地步,所以求荣得辱的影响和危害,比想象中还要大。
松江府造船厂五桅过洋船一年造船到了十二艘之多,龙江、松江、月港造船厂三桅夹板舰一年可以造一百三十余艘,限制大明造船厂造船的是工匠数量,也是原料,木料要用于造船,伐木取薪和造船就有了原料上的冲突,加大对安南、占城、老挝、暹罗、缅甸等地的木料采购就成了迫在眉睫之事。
“镠儿,你记住了,想要颠覆咱们老朱家的江山,先要诋毁这些英雄,把这些英雄变成不完美,而后从不完美变成有瑕疵,再从有瑕疵,变成瑕不掩瑜,再从瑕不掩瑜,变成无恶不作,把这些英雄消灭了,老朱家的江山啊,就没了。”
“好喝吗?”朱翊镠非常感兴趣的问道。
而总督区的总督,是长崎最高的行政和军事长官,随着人数的增加,总督区的面积会逐渐的扩大,福建同乡馆和唐馆,共同推举的总督是徐渭。
朱翊钧一言不发,他的选择是,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
朱翊镠的午膳不在慈宁宫,而是在文华殿,跟小皇帝一起吃,主要是讲筵结束就到了用膳的时间。
至于皇位,他是有些抵触的,朱翊镠怎么看,都不觉得在大明当皇帝好过当亲王,他甚至希望皇帝能够早日大婚,赶紧生出太子来,他好就藩天酒地去。
操阅军马之后,朱翊钧并没有回宫,而是到了朝阳门,朝阳门外是草市民坊,城外连绵数里都是民舍,一眼看不到头,朱翊钧很喜欢到朝阳门来,每次看到各家炊烟袅袅,都让朱翊钧知道自己做的事,不是无用功。
“墩台远侯夜不收吗?我听说过,但是没见过。”朱翊镠听说过这些一到秋天就去草原上放火,防止胡虏南下的夜不收,大明和北虏互相折腾了两百多年了,北虏南下,夜不收烧荒。
所以,大明人居住、生活、囤积货物、经商、贸易的聚集地,名叫唐人屋敷,也就是唐馆,而不是明馆。
朱翊镠吓了一大跳,他瞪着眼看了半天,才惊讶的说道:“不是说夜不收都是三头六臂,腾云驾雾,飞檐走壁,上天下海无所不能吗?”
大明是帝制封建国家,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在大明并不太适用,但也有部分合用的地方,皇帝直接管理的其实就是廷臣九卿和阁臣,廷臣管六部,六部管天下事的基本格局就是大明的条条,纵向管理制度。
“臣遵旨。”万士和没有许诺,作为一个大明谄媚臣子,这点谄媚的活儿都干不好,那就不必要干了。
就像是京堂的升转罢黜等等,都是皇帝亲自过问一样。
如果王夭灼的模样是十分的话,那这批秀女的模样,就只有两分到三分,只有极少数能达到七分左右。
他的皇帝哥哥吃的饭大多数都是民间美味,可比光禄寺的饭好吃的多,这也是朱翊镠愿意跟着朱翊钧吃饭的原因,李太后礼佛,吃的比较清淡,以素食为主,朱翊镠喜欢吃肉,不喜欢吃素。
至于,也是那种杂质很多的红,就带着点甜味。
廷议之后,朱翊钧开始了每日的讲筵,把小潞王给叫了进来上课,先考校了昨日的课业,而后开始了今日的授课,最后留下了作业,算是结束了今天的讲筵。
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风力舆论的威力。
在这三百亩之外,仍有规划,总计能容纳两万大明人的总督府正在缓慢形成,大明在倭国活动的确实有这么多人,主要以福建和浙江人为主,在徐渭他们到长崎之前,长崎就有一个福建同乡馆,来自福建的商贾、船员都聚集在同乡馆的附近。
给朱翊镠开筋的事儿,是朱翊钧亲自做的,这老小子哭到几近断气,真的太疼了。
“哥,我不怨哥的约束。”朱翊镠放下了手,眉头紧蹙的说道:“母亲总是将包子馅儿留给我,把包子皮吃下,我其实不愿意跟母亲一起吃饭。”
两个人刚刚抬脚,就眉头紧蹙的看向了天空,天宫西南方向,亮起了一道苍白色,长数丈,气成白虹,由尾、箕越斗、牛而去。
张程干出了这么大的事,居然只落了个罢免永不叙用的惩罚,这已经是都察院总宪海瑞尽力之后的结果了。
福建东渡鸡笼岛的人越来越多,鸡笼这个大岛的开发已经提上了日程,有耕地,有河流,有山林,这些都是大明朝急切需要的,所以经过澎湖巡检司东渡鸡笼岛就成了一条稳定的航线。
即便是开海以来,不断的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