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悖论与计谋 > 四大阳谋之一〈挟天子以令诸侯〉

四大阳谋之一〈挟天子以令诸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开始各自沸腾了,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明白,如果把皇帝接到自己家里供起来,利用皇帝的旗号给自己站台,政治优势绝对能够提升一大截。

但是,想吃肉的很多,能吃肉的其实并不多,当时有想法和有实力的势力集团主要有两个,而且还是恩怨纠葛极深的兄弟组,一个是大哥袁绍,一个是小弟曹操。他们两个其实早在191年、192年的时候就有人给他们提出了类似于“迎大驾以令天下”、“奉天子以令不臣”等类似的政治主张。

这次袁绍的谋臣沮授再次重申了他当你的主张,对袁绍说:“应该西迎大驾,挟天子而令诸侯”。这是“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正版出处。可是,袁绍因为跟皇室恩怨太深,其本身是当时数一数二的高门望族出身,实力上也是暂时冠绝天下,所以根本没有太强的意愿要采用这一阳谋,再加上内部意见不统一,于是便将这事给冷处理了。

而曹操的得力助手荀彧自然也看准了这次机遇,作为颍川顶级士族代表,对于汉献帝这个身份和大汉这个四百年品牌背后究竟还有多大的力量,他清楚得很,他赶紧劝说曹操“奉主上以从民望”。

这里插一句,从上述不同版本的措辞来看,其实还是有细微区别的,沮授是以袁绍为本位的,荀彧是以大汉为本位的,个中情怀上的差别大家自行去体会。

曹操对于“吾之子房”荀彧确实像汉高祖刘备对待张良一样,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对于他的一些建议和决策,基本上是言听计从的。而且荀彧劝他的理由的很充分。如果后来荀彧不是以身殉国了,曹操和荀彧大概率能成为另一段“君臣相宜”的千古佳话。

荀彧劝说曹操迎天子的理由是什么呢?第一点就是举了“晋文公迎周襄王和汉高祖为楚怀王发丧”两个例子,说这是收买人心的创举;第二点就给曹操戴高帽子,说曹操一直心系汉室,过去是因为能力有限、分身无暇,所以才没有做这件大好事。现在条件成熟了,您不能舍弃机会了。言下之意,曹操一直是个好人,但凡有做好事的机会,是不会放弃的。第三就是反面论证,如果这件事被别人抢先干了,曹操就没机会了。

为什么老说千古荀文若?大家看看他劝说曹操做决策的每一次劝辞,是不是都这么严丝合缝,又好听又通透?先举例说明有什么好处,然后夸赞领导让领导消除抵触心理,最后在客观地阐述不这么做的损失。多么合格的谋臣呀。

曹操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得失,况且荀彧都这么说了,那就赶紧办呗。

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荀彧对曹操的劝谏呢?因为每一个人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有些事情,如果自己的见识和见解没到位,是理解不透的,不一定会理解错,但可能会很模糊犹豫,有点一知半解的味道。比如曹操对于奉迎天子一事,其实态度上也是比较积极的,但是不彻底和坚决。他之前受了毛玠的提示,一直也在主动向汉献帝和中央朝廷示好,但也仅限于送些礼物、勤于汇报等表面功夫,这一方面是汉献帝当时远在长安,条件不成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曹操对这事并没有重视到要全力以赴的程度。

现在,汉献帝东归到了洛阳,荀彧与其说是在劝他做选择,不如说是在逼他做决定。尤其是上述的第三点理由,是不是满满的“别墨迹了,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的味道?为什么毛玠等人只能劝曹操,而荀彧则可以直接“逼”曹操呢?分量不一样吧了。荀彧在曹操心目之中是啥分量?金牌合伙人的分量,证据如下:

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太祖以彧为知人,诸所进达皆称职

引用的这两句话什么意思?曹操不在的时候,军事、国事全是荀彧说了算。荀彧在人事任免上也基本拥有了拍板权,他推荐的人、拟定的意见,曹操只管签字同意就行了。

还是那句老话,曹操这一辈子得到了荀彧,跟刘邦得到张良、萧何一样,赚大发了。

最终,曹操在荀彧的催促下,果断出击,再加上袁绍袁大哥那边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跟他抢(因为汉献帝曾经经过他的地盘,他要抢简直太轻松了),成功接到了流浪了一年多的汉献帝,然后迁都许昌。

需要向大家解释的是,其实曹操迎接汉献帝的过程还是比较艰难的,毕竟人家身边还有几个军阀在那里看着的。这个过程之所以能够顺利,还是要感谢一个叫董昭的人,是他在中间穿针引线、谋篇布局,确保了曹操完成了这一重要的战略计划。

把汉献帝迎到许昌后,曹操用精兵七百围守宫阙把汉献帝控制软禁了起来,美其名曰要对汉献帝的安全负责。然后,自己给自己盖章下了一道任命书,由他来当大汉的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曹操可爱不?)同时,为了安抚那个他一直比较忌惮的大哥袁绍,他派人给袁绍送去了太尉的任命书。

结果,曹操这一番表演让袁绍心里很受伤,看把这小子能得,他当大将军,我当太尉?我用得着他来给封官?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吧,要不是我一直照着他,他都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