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聂介轩
聂介轩(1894一1960),湖北咸丰人,著名民间艺人。
聂介轩小时只读过两三年书。他天资厚赋,聪敏过人,每读诗书,过目不忘,加之勤学发奋,长期受到油灯烟熏,患上眼疾,由于缺医少药,导致眼睛失明。稍大后,为谋生计,父亲送他拜师学拉二胡、算八字,后又学会测字、相命。十六七岁时,因对木偶戏产生浓厚兴趣,他先后参加了咸丰清水塘羊头山黄二本、老里坝陈狗宝木偶剧组,结识了著名木偶艺人石搭搭和陈狗宝。聂介轩虚心好学,嗓音宏亮,能唱会演,深受赏识。其间,他又接触过大量其他戏曲剧目,学会了南、北、上路等多种声腔,为后来涉足南剧打下了坚实基础。
聂介轩为了生存,年轻时加入了汉流组织,凭借帮会组织和艺术天赋,上攀耆绅政教、社会名流,下交端公道士、三教九流。在精通二胡、京胡、三弦等民族器乐的基础上,他又学会扬琴,直至后来成为咸丰扬琴技术的一代传人。
聂介轩虽然双目失明,但他所记戏目很多,熟谙各类声腔套路,能把每出戏从头到尾全程背诵,并能制作和演奏各种乐器,被人称为“聂瞎子”、“戏夫子”。其时,许多南剧爱好者常聚于他家,听他唱南剧、摆龙门阵、说东周、讲列国……直至夜深。当时,咸丰“天元班”、“连升班”等职业或业余戏曲组织相继兴起,聂介轩便和一批南剧票友组织了一个围鼓班子,每逢庆、吊、庙会,围鼓清唱。聂介轩作为领头人,他积极发动热爱南剧的青年学演唱,没有教室就在自己家里传授,没有设备就四处去借或自制。为制髯口,他摸黑去剪自家马的尾巴,被踢昏死在地,腿部致残。通过七拼八凑,他终于将班子立了起来,被人们诨称为“可怜班”。第一场戏《花园激将》演出时,县城里万人空巷。
随着《芦花荡》、《太平桥》等剧目的不断演出,“可怜班”一举成名。民国二十二年(1933),贺龙率领红三军创建湘鄂川黔新苏区时,带来随军演员杨兴楚,聂介轩如获至宝,热情安排,并筹集资金助其爱人小买小卖维持生计,把他夫妇留在咸丰。杨兴楚的到来,使聂介轩如虎添翼,倍感振奋,他二人一个是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一个是生旦净丑角角能演。之后,各地艺人纷纷慕名而来,“可怜班”阵容不断壮大,最后发展到能在县城万寿宫上演连台整本大戏《搬金牌》、《精忠说岳传》(48本)等。
民国三十四年,日寇投降的消息传到咸丰山城,聂介轩、杨兴楚、唐会云、杨春轩等南剧艺人欣喜若狂,欢呼雀跃。他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游遍全城,一路上鞭炮齐鸣,欢声雷动,全城沸腾。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文艺工作非常重视,聂介轩决心重振戏班。他自己出钱买布裁剪服装,请画师画衣甲,到各寺庙收神帐、神袍。1951年劳动节,咸丰第一任县长肖继何亲自将聂介轩的剧班命名为“劳动剧团”,聂介轩成为剧团的负责人。他专心致力于南剧的恢复和发展工作,不顾双目失明,在剧团既作鼓师又负责排演指导。在他的努力下,通过团结老艺人,培训新学员,保障了剧团的专业水平,并将全班人马转入咸丰南剧团。1956年秋季,咸丰南剧团的南剧《八义图》在武昌演出,获一等奖。
聂介轩在挖掘、整理南剧剧目上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和文化馆请的私塾先生冯今僧在三年时间里共挖掘整理出南剧传统剧目580多出,占当时全省南剧总目的60%以上,其中有67出戏在《湖北地方戏曲丛刊》上陆续刊登,特别是他整理的连台本子戏《四下河南》,填补了其他剧种的空白,引起戏剧界的重视,受到省文化厅的表彰和奖励。
聂介轩身残志坚,一生热爱南剧,痴心不减。1960年夏,聂介轩腰患痈疽,日益恶化,为了避免衣服擦痛患处,他特地编制一个篾圈捆在腰间后坚持上班,编写、排演剧目,直至生命的尽头。
①围鼓:戏曲活动术语,指艺人们不化妆、不表演的相聚坐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