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黄世崇
黄世崇,生卒年不详,湖南湘阴人,地方名吏。
黄世崇自幼熟读《史记》、《汉书》,仰慕司马迁、班固的人品和业绩,立志将来编纂国史,但长年蹭蹬于诸生,无由厕身史馆。所幸他未仕之时,以诸生的身份主编了《汨罗县志》(十四卷),参与编写了《湘阴图志》、《湖南通志》,为他尔后编志积累了经验,磨砺了意志。出仕后,先后编写了《兴山志》二十二卷,《黄陂山水志》、《汉川山水志》各二卷,《钟祥志》等地方史志。他自称“世崇所居所仕,一皆有志志之”。
黄世崇先后出任湖北兴山、黄陂、汉川、钟祥等县知县,光绪十七年(1891)任利川知县,后调任恩施知县。黄世崇出任利川县知县后,上任伊始,即着手编辑《利川县志》。当时汉川秀才邹静轩说:“利僻壤,难其选,君欲一手编辑,窃恐成书良难。”但世崇不辞艰难,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在同治年间前利川知县何蕙馨所修十卷本旧志的基础上编成《利川县志》十四卷。光绪二十年十二月,黄世崇将所编县志及何志一并寄给湖北荆宜施道道台周懋琦,周氏看了大加赞赏,并欣然为之作序。《序》称:“其《山水》二志,穷源竟委,脉络分明,盖《桑经》、《郦注》之流亚矣……至所撰志,深明史法,当与康熙间泉上李氏所撰福建汀州《宁化县志》并传,而非文儒所可几也。”
黄世崇的《利川县志》是一部较全面反映利川建制沿革、疆域山水、名宦乡贤以及历史事件的地方史志,而于建制沿革及疆域考证尤为详实。其《疆域表》所附县境全图,详细标示了利川当时县治、汛官、塘、铺、场、市、关隘、小地名、疆域面貌等,使人一目了然。特别是对都亭山位置的标注,纠正了《明史》有关盐水县、亭州遗址记载之讹。该书《山水志》,仿郦道元《水经注》,穷源竟委,脉络井然。在记述山水的位置、走向、流向中,适当插进名胜古迹、记游诗歌,转虚为实,如临其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利川展开大规模的地名普查,发现黄志所记舛误甚少。更令人惊奇的是,黄志所记腾龙洞卧龙吞江伏流的里程竟与1986年的勘测结果吻合。
黄世崇未仕之前,曾在建始作过狱吏。光绪五年,他到州府办事,听人说起知府王庭桢召集士民倡议开发清江,于是写了《清江开河记》一文,与人辩诘清江开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他认为“清江道线长尽千余里,所过诸县亦多富于天然物产者,诚能以舟楫畅通,实乃民生者之利也”。他提出“清江积石,大抵江岸崩折所致,既非天生,自可施以人力”。随即派“朱君伯缓沿清江而下,观石所积处,具图以返,复令石工取江岸纵横数丈之石,火,石碎如拳,以火力代人力,费省事亦易集。”后来张之洞督鄂时,便委派时任恩施知县的黄世崇负责整治清江。黄世崇为了摸清清江水道的情况,亲自率人自恩施至宜都坐船全程走了一趟,逢险滩则人物登岸,听船下放,过滩后,再行上船,如此勉达大江。他是坐船走清江的第一人。当时,他只是“重在轰炸浅滩,如三伏跳峡、罗家洞峡、莲花三滩、龙洞湾滩等,均派人开炸。其他如太平滩等亦先由商人醵金整理。其成效仅于大水时略为减少水花,候水头一落,滩头显露如故。”所以黄世崇虽“居施日久,迷心经营,乃程工数年,费货数千缗,卒以虑于一篑,戛然而止,都人莫不惜之。”
黄世崇在建始、利川和恩施三县生活了二十余年,在任上多有建树,而于文教更是情有独钟。早在建始任狱吏时,便钟情金石考古,常于断狱闲暇周游名胜,仅存于《施南府志续编》的考古纪游文章就有《关庙碑记》、《南岳宫记》、《吉王祠记》以及《紫薇屏风记》等。在这些文章中,黄世崇或考证源流以证史实,或借景物以抒忧愤,文简意赅,大可品玩。在利川知县任上,他主持修建了文昌庙、清江阁、育婴堂等,并写有《文昌庙记》、《清江阁记》、《育婴堂记》。其《文昌庙记》可视为殷殷劝学篇,《清江阁记》实乃清江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