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恩施人物 > 第27章 尹寿衡吴光华

第27章 尹寿衡吴光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尹寿衡

尹寿衡(1828一1915),名克墨,字梦伯,号翰楼,湖北恩施人,晚清名宦。

尹寿衡出生于恩施太阳河乡茅湖淌村,后随家迁龙凤坝镇杉木坝街上居住。其祖父与父亲皆科贡出身,精研孔孟之学,并各有著述。他幼年由父亲自课,习经史文学,早有根基,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秀才,同治元年(1862)中举人,同治四年中进士。

尹寿衡中进士后,先入政刑部,未几任提牢厅事,光绪四年(1878)授江西司主事,1879年因先祖讳归里。翌年,应潭州制军聘,主讲陕甘宏道书院三年,又因继母王夫人逝回里服丧。光绪十二年(1886)历任刑部代理提牢厅事、江西司主事、总办秋审处兼管司务厅浙江司主事,后以知县选用。光绪十三年起,先后任四川眉州、资州、茂州等直隶州知州,又供职沪州盐局。十四年期间,因他早年曾在刑部任职,颇重法治,遇案执法严明,不枉不纵,折狱公允,百姓皆称其廉王。他任上极力奖劝文教,时常亲赴各书院、义学察看师生勤惰,并为生员讲学。尹寿衡任知州三地,地方皆为其建生祠祭祀。朝廷授其中宪大夫,后又晋升资政大夫,朝廷封其祖父尹其琛、祖母刘氏夫人、父亲尹炳昌为资政大夫。

尹寿衡治事公余,着力研究文学诗词并热心于志谱编纂。光绪十年春,他因母丧回籍,适值施南知府王庭桢倡修《续施南府志》,他欣然应聘入局主纂,经年书成刊行。新本较旧志体例多所创革,主张“方志不宜志天文,人物不唯重科名,艺文必确有可据,缺而不滥。”光绪十二年于沪州任上,他将自己圈点批注的《唐三体诗》刊印传世。光绪三十二年,他主持编修《尹氏族谱》,并作《六有堂宗谱序》。《尹氏族谱》记载了尹氏历代祖宗经江苏、四川仁寿、湖北江陵、湖北监利,落业恩施的迁徙经历。

尹寿衡敦教子孙有方,子孙皆有建树。长子尹家诏中贡生,曾任贵州候补道台;次子尹家楣中二甲进士,入翰林院,后任直隶候补道台,时人有“父子翰林”之称;孙尹援一、尹扶一中秀才,因清末废除科举,后留学日本;孙女王莲(随夫姓)亦留学日本,研习美术。

光绪二十八年,尹寿衡致仕回到家乡,倡导捐资在杉木坝镇至龙凤镇之间的河上修建五孔大石桥一座,命名“幸福桥”,旋又捐资倡修杉木坝镇至龙凤镇之间约15公里的石板大路一条,历时两年路成,行旅莫不称便。民国四年(1915),尹寿衡逝世,终年88岁。

吴光华

吴光华(1836一1908),湖北恩施人,清末民国初恩施大商号“吴永兴号”的创始人。

清乾隆年间,其先祖从江西迁至恩施芭蕉,先务农,后在集镇上经营小店铺。吴光华经商之初,因亏了血本,靠赊欠一包棉花作生意本钱,苦心经营。在咸丰年间,传闻太平军石达开部欲经恩施入川,清廷将调重兵堵截,地方流言恩施难免遭恶战,一时人心惶惶,十室九空。当时,芭蕉盛产生漆,但无人敢收,价格猛跌。吴即放胆廉价收购。因吴经商讲求信誉、耿直仗义,漆人都乐于将生漆赊与他,就这样赊购了5梢漆(一梢为25 担,每担80市斤)。待时局平定,武汉漆价上涨,吴将生漆出手,纯赚1万多银元。之后,吴又于宜昌购棉花回芭蕉变卖,还清赊欠漆钱。

同治元年(1862),吴光华在芭蕉办起“吴永兴”商号,经营规模逐日扩大,除生漆外,还兼营茶、苎麻、盐及药材等,并由芭蕉向恩施、宜昌、四川、武汉、上海等地流转交易。生漆、苎麻经汉口日商“斋藤”洋行远销日本,茶叶销往当阳、老河口,从四川自贡购进盐巴销往恩施。同时,他还在芭蕉设立中药材批发站和中药铺,成立两帮驮队,专门运输生漆、茶叶、食盐、苎麻及药材等。

为便于市场流通,吴光华以“吴永兴”商号名义,发行了大钱庄票号,省外上至四川重庆,下至湖南永顺、保靖、龙山、桑植、常德,省内从恩施到武汉都通行使用。他还大量购置田产,在“吴永兴”号极盛期,有田3000多担课,从芭蕉到恩施沿途皆属吴地,被誉为南乡首富。

吴光华发迹后,乐于修桥补路、扶弱济贫。丙申年(1896)秋,芭蕉淫雨3月,田中几乎颗粒无收,吴即在万树柏和芭蕉两处开仓赈济,年关时还施寒衣;在芭蕉创办“朗山义校”,免费供穷人子弟读书。

光绪三十年(1908),吴光华因病谢世,“吴永兴”商号于民国八年(1919)倒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