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第16章
李清晏垂眼,看向宋怀瑾递过来的手,内心有些纠结。
相比之下,宋怀瑾更显得从容一些,但他□□的马却像是感知到了主人的情绪,躁动着打了个响鼻。
没人知道,在淡定的外表下,是他紧攥着缰绳而潮湿的手心。
他很清楚这样的动作意味着什么。
时间仿佛过去了很久,久到宋怀瑾几乎要收回手当作无事发生的时候,一只纤细的手搭在了他的手上。
一瞬间,宋怀瑾那双寒潭一样的眸子迸发出惊喜来,又很快被他压下去。
自灵魂深处升起的惊喜让他的身体不自觉地战栗。
李清晏只觉得眼前一阵天旋地转,她就已经被宋怀瑾带上了马背。
冷冽的松柏味道充斥着李清晏的鼻腔,让她有瞬间的失神,随后她紧绷的脊背慢慢放松,靠在了宋怀瑾的怀里。
“劳烦宋大人了。”
宋怀瑾扣住怀中的人,闷闷的回了一句:“这是微臣应该做的。”
幸好不过是百余米的路,队伍很快安静下来,只余行进的声音,走过这段崎岖的地方,众人便有序回到了马车上继续赶路。
李清晏也与宋怀瑾一同回到车架上。
两人之前那种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两人在车上都有些别扭。
最后是李清晏率先开口,她轻咳了一声道:“这官道是怎么回事?”
刚才所有人都不知道会有这样一段山路,可宋怀瑾却提前下了车架。
果不其然,宋怀瑾略沉吟了一声便道:“那一段山路是这一带的山匪为了劫道所设的路障,晋城和琼州之间本有两条官路,一条宽阔平坦但是路程相对较远,零一条便是我们现在走的。”
“这条管道虽然相对来说狭窄难行,却是从晋城道琼州最近的路线,平日里又不少急着运输的商户从这条道往返,但这些商户请不起好的镖师,便会有不少山匪在这里蹲守劫道。”
“我们走这条道是临时决定的,但是殿下放心,微臣已经派人将这伙山匪逮捕,押送到了当地的府衙。”
李清晏闻言却有些愣神,江南与琼州都是富庶的地方,土地也十分肥沃,更别说税收这些年更是一降再降,便是不行商只靠着田地也能自给自足了,怎么会有这样形成气候的山匪?
“你可知他们为何占山为匪?”她紧蹙着眉头。
宋怀瑾有些微凉的指尖落在她的眉心,为她抚平褶皱,而后缓缓开口道:“陛下近几年的政令没少颁布,但实际上落实到地方的并没有多少,尤其早些年陛下还未执政时留下的沉疴至今也未清理干净,更不要说晋城这样偏僻的地方了。”
当年李清晏虽执政,但也仅仅只是把握住大方向,并没有如当年的勤政帝一样几年就要微服私访一次。
再者当年的情况也不允许她离开京都,这几年在江南为了掩人耳目她也几乎是过着酒池肉林般的生活,于是她现在的想法便有一种何不食肉糜的讽刺。
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令她自己都心头一跳。
明明年少时她也曾随着勤政帝走便大楚的万里江山,见过夜不闭户的治安和繁华,也见过饿殍遍地的悲凉,见识过为民为国的父母官,也处置过贪墨上百万两白银仅为了潇洒挥霍的狗官。
她什么时候有了这么想当然的想法,认为政令颁布就好,民众就一定会享受到政令带来的权益?
宋怀瑾所说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李清晏这三年来一直浑浑噩噩的脑袋一下子便清明了。
李清晏闭了闭眼,脸上是显而易见的疲惫。
“殿下为什么要自责?”宋怀瑾收回手,而后继续道:“这本就不是你造成的。”
李清晏却摇了摇头,如果不是因为勤政帝骤然离世,李嗣仓促登基,这些人本不会变成这样。
但李清晏并没有让这样的情绪持续太久,她很快抽离出来。
*
白日里那场暴雨过后天也并未放晴,天色仍旧黑沉沉的,队伍却不能再停留,只能再装着东西的车上盖上几层厚厚的雨布。
这场雨直到后半夜才痛快的落下来,一场秋雨一场寒,第二日清晨时,车架里便弥漫着一股寒冷的气息。
宋怀瑾便是这时候醒的,他缓慢的睁开眸子,似乎还未彻底的清醒过来,目光有些迟滞的看向靠在自己肩上仍睡得香甜的人。
这样亲密的接触,是他从未奢想,这是他三年来谁的最安稳的一夜。
不知又过了多久,深秋的早晨寒气弥漫,李清晏身上盖着毯子,下意识地循着热源挤过去,肩膀瑟缩着收起。
宋怀瑾瞧了瞧外面的天色,估摸着离琼州已经不远了,便轻轻拍了拍李清晏的肩膀:“殿下醒醒,快到琼州了。”
李清晏这才悠悠转醒,宋怀瑾看着她略有些僵硬的活动肩膀,唇边不由勾起一抹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