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文武分离,宰相和老丈人
事务繁忙,臣也需要一个能帮臣分担的右相,臣想来想去,还是常遇春合适!”
“臣附议!”
“臣附议!”
百官再次附议,声浪直接压过刘伯温的反对声,关于常遇春入中书省的事,似乎已成定局。
李善长见刘伯温依然跪着不起来,眼神得意。
你反对又如何?
有些事情,终究是徒劳无功。
“陛下,臣还是反对,李大人说得不对……”
刘基跪在地上,大声道:
“术业专攻,让一个将军入中书省,本身就不合理,但这不是常将军的错,是朝廷制度不合理!
中书省乃是处理政务的机构,却节制大都督府,将主管军务的大都督府变成中书省的附庸……
文武不分,这是天大的隐患!
臣并非想要反对陛下重用常将军,而是希望陛下改革中书省!
让大都督府回到它应该有的位置,从中书省分离!
常将军入主大都督府,臣绝无二话!
臣非反对常将军,而是反对中书省文武不分。
臣请求,陛下改制中书省,文武分离!”
文武分离!
改制中书省!
刘基话音一落,满场哗然。
李善长和中书省一众大员面色铁青,这老小子哪是想要入中书省呀,他分明是要夺中书省的权力。
军务,也是中书省权力的一部分,这部分权柄是从龙凤年间到现在,大明特殊的外部环境造成的特殊情况。
李善长何尝不知道这事不合理,可到了手的权力,谁舍得失去?
他留常遇春,多少就是想要利用常遇春,试探陛下的态度……
可谁想到,出了刘基这样一个搅局的。
“陛下,自古以来,任何朝廷都是文武分治,可有任何一个朝廷,中书省主管军政之权?
以前朝廷前线战事紧张,当成权宜之计可行。
但如今我大明北方的局势逐渐明朗,此事往往不可再继续下去。
以前,大都督府没有一个能掌事之人,如今常将军回来,大都督府就该从中书省独立出去1
臣请陛下改制中书省,拨乱反正!”
连拨乱反正都用出来了,李善长倒吸一口气,这老家伙该死。
李善长望向皇帝,却发现朱元璋的脸上,逐渐出现一丝笑意。
他心头一凉,知道自己的算计大概率是落空了。
果然,老朱转头问:
“李先生,你认为刘基的提议如何?”
朝中百官的目光,齐刷刷落在李善长的身上,李善长差点破口大骂。
他倒是想反对,可他太了解朱元璋了。
他可以花一些小心思去维护自己的权力,但如果他表现出任何恋权的意思,那就要上这位陛下的黑名单了。
李善长深吸一口气,强行吞下刘基送的一杯苦酒。
他跪下,说:
“中书省掌管军政大权,乃是陛下因势导利的结果,自我大明往前,却无前例!”
李善长先将这锅甩回去给皇帝,然后继续说:
“朝中制度,皆由陛下定夺,中书省目前的权柄也不是谁争抢来的,陛下如果觉得这制度不妥,自然会由陛下改制!
刘基此言,分明是藐视陛下,请陛下明鉴!”
一席话下来,李善长将自己那点小心思摘得干干净净,还反咬刘基一口。
刘基深深看了李善长一眼,却发现李善长也在偷偷看他。
两个老狐狸彼此对视,又迅转移视线。
底下的两位重臣的龙争虎斗,自然落在朱元璋的眼中,老朱很高兴!
刘基这个提议,正好替他解围了。
常遇春入中书省这事,朱元璋是反对的。
可如何拒绝此事,才不会寒了老常的心,朱元璋也犹豫。
尤其是那些不能说出来的顾忌,刘基也帮他扼杀了。
这让朱元璋看刘基顺眼不少。
“朕考虑考虑,退朝吧!”
朱元璋站起来,准备离开。
百官跪拜,恭送皇帝。
刘伯温正准备走,被太监给留下来。
“陛下要见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