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 第330章 文武分离,宰相和老丈人

第330章 文武分离,宰相和老丈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第一次预言未来,而且事实证明,他的预言几乎没有错过。

刘基低下头,没有声张。

老张不够敏感,却没有听出张异的无心之言。

“所以陛下就算要安排常遇春入朝,也是大都督府?”

张异点头,道:

“文武分离,是大趋势。但对于已经掌握了这些权柄的中书省而言,当然不想这种局面改变。

李善长邀请常遇春入中书省,未尝不是一种试探和努力……

如果陛下如徐达一般,继续让常遇春入中书省,那就等于陛下会继续维持中书省军阵一体的局面。

可是如果陛下不许……

他心里也就有底了。

只是,李大人其实没有考虑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常遇春的身份,注定了他绝对不可能入中书省。”

“什么身份?”

老张追问道,张异看了一眼刘基,发现这老头低眉顺眼,就知道他已经猜到了。

“我常家姐姐和太子是姻亲,他可是咱们大明未来下一任皇帝的老丈人!

外戚之乱,自古以来都是皇帝所忌惮。

皇帝可以给太子找个军方将领当亲家,却绝不会找个文官的子女,去影响未来的朝局!

武将和文官是不同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官对朝政的干预更大。

咱们的陛下,比任何人都忌惮这种事情的发生!

所以常遇春真的入中书省,那常家姐姐和太子的婚姻,多数是要黄!”

老张张着嘴巴,久久不能闭合。

他转头看刘伯温,见他脸色平静,显然也是猜到了这些事。

跟这两人聊天,张正常感觉到来自于天才给予的压力,跟张异和刘基比起来,自己更像一只猴子。

“算了算了,朝局之事,本就不是我这方外之人该担心的……

刘大人,您和张异坐着,老道去前边做功课!”

清心观在张异手里,已经被经营得差不多破产了。

老孟走后,张异更是长期关门。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道士,老张这几天接管了清心观的经营工作,虽然人气依然不咋样,但总算能开门迎客。

张正常走后,刘基和张异再确认了不少税法上的问题,然后满意离去。

不过等他上车,再回头,已经满是怀疑。

“预言未来的本事……”

……

第二日,朝会。

李善长再次提议,让常遇春入中书省。

百官附议,乌泱泱跪倒一片。

朱元璋脸上出现迟疑之色,总是下不来决心。

可是如果拒绝……似乎……

“陛下,臣反对!”

刘基主动站出来,站在百官的对立面。

他的出现,就是同一个派系的官员,也大吃一惊。

常遇春和徐达虽然从出身来说,属于淮西派的人,可这二人很少参与朝堂中的争斗,属于不持立场的中立之人。

常遇春入中书省,从某种程度上说,浙东派的人是欢迎的。

就如徐达在中书省的时候,他从某种程度上,是平衡了李善长和浙东派的争斗。

刘基站出来,去得罪一个没必要得罪的人,属于有些过了。

“刘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是觉得遇春抢了你的位置?”

李善长和刘基也是老冤家了,刘基话音刚落,皇帝还没说话,他先给讽刺上了。

且他这句话,有些杀人诛心的意思。

果然他说完,朝中其他大臣的目光也变得玩味起来。

从汪广洋被贬,朝中能当右相的人选,其实选来选去也就那几个人。

刘基作为最热门的人选,他初来反对,所有人都会觉得他居心不良,有自己的想法。

刘伯温面对满朝文武质疑的眼神,淡定自若。

“刘基,说说你的理由!常遇春为什么不能入中书省?”

朱元璋见刘基帮自己出头,眼里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欢喜,他压下情绪,淡然问道。

“陛下,臣首先觉得,常将军的身份不合适。中书省虽然军政一体,但毕竟还是处理政务的机构,常将军在战场上自然是英雄,但处理政务未必擅长!

所谓术业专攻,让一个人去处理他不擅长的工作,本身就不是一件好事。

更何况中书省右相干系重大,并非儿戏!”

“陛下,臣不认可!”

李善长见皇帝低头沉思,心想事情不妙,他主动开口:

“刘基也说了,既然中书省分管军务,常遇春入中书省,又何来不擅长之说?

以前徐达做得好,常将军自然也能做好!

陛下,中书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