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186有客自哥廷根来
学校方针政策的提案不通过,那些委员们多多少少还是会卖他一个面子的。
只是像现在这样被动防守,把老汤姆孙每次提出来的教授申请都驳回,不是个办法。
贝尔福觉得自己必须主动出击,把那个不知好歹的中囯人给赶出剑桥大学,才能一劳永逸地出完自己的这口恶气。
英国绅士特有的那种伪善,让他总想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然后陈慕武在罢工期间的文章,就为贝尔福送来了一份大礼。
在下次评议会上,他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提出来!
这次罢工的影响范围,不只是在英国国内。
从其他国家进出英国的旅行者们,也受到了波及。
被希尔伯特派到剑桥大学投石问路的冯·诺依曼,早就离开了哥廷根大学。
但是他此次的西行之旅,却在法国淹留很长一段时间。
罢工导致的英吉利海峡轮渡大范围停摆,英法两国之间,仅维持着最低限度的通航。
反正英国国内的交通同样处于瘫痪状态,即使排队登船跨过海峡,等待着他的也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等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恢复的火车。
冯·诺依曼干脆在加莱海边给自己放了个假,一直等到罢工结束,他才渡海到了英国。
还不知道即将有客到访的陈慕武,正像卢瑟福认为的那样,再次投入到了起电机的研制工作里。
没人会把目光投向他在近期发表在《自然科学会报》上的论文,全剑桥乃至全英国的注意力,都放到了他在同一时间发表的那篇文章上面。
作为主角的陈慕武,却表现得云淡风清,仿佛自己从未参与过刚刚结束的那场罢工运动。
直到亲自到了组装现场,他才终于知道,考克罗夫特说工期可能大幅度延后,究竟是因为什么。
自己在模型当中是用到了一条丝绸当做传送带不假,可这么做的理由,只是因为丝绸获取方便而已。
但用在真正的起电机上,又何必完全按照模型来放大呢?
为了一条合适的丝绸传送带,竟然要费几个月的时间,向中囯订制,而不会寻找丝绸的替代品。
那怎么不干脆从种桑养蚕开始呢?
这个考克罗夫特怎么会如此死脑筋,就好像是个德国人一样!
说德国人德国人就到,一个不绝顶但聪明的德国人,从伦敦来到了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