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潘越这几天一直忍着屁股上的伤在做一件事。他听了许诺在面试时弹的曲子之后就再也忘不掉,这首曲子简直快到了让他茶不思饭不想的程度,所以他急切地渴望再一次听到那首曲子。他不好意思去问,所以只能用一个最无奈的方法,那就是从海量的音乐里去找。
在此之前,潘越从来没有接触过古典音乐,即使是在平时听到,他也从没有认真听过。所以他对那首曲子知道的唯一信息就是:那是一首古典音乐。潘越只能凭借记忆去一首一首听,以这样的方式去找一首曲子,无异于大海捞针。
每天放学之后,潘越就一溜烟儿地跑进巷子里,这些巷子有着江南水乡的灵秀,也有着北京胡同的深隐,如果不是从小在这里长大,走进去就很容易迷路,迷路之后就要很久才能绕得出来。
穿过几个走廊,又转过几个弯,潘越来到巷子的最深处,就在一面长满了凤尾蕨的墙上,有一道不足一人高的小门,门上红色的油漆已经斑驳了,露出木材本身的颜色。
潘越敲了门,门开了,一个老头儿探出头看了一眼,侧身让潘越进去。
里面是一户人家的厨房背后的后院,外设了一个旋转楼梯,楼梯下是一个狭小的空间,这个空间刚好可以放下三台电脑。这是学校旁边众多的黑网吧中的一家。这里除了网速慢点,却没有正规网吧里面的乌烟瘴气,收费也便宜,只要一块钱一个小时。
潘越在最里面的那台电脑前坐下,熟练地打开电脑,戴上耳机筛选音乐。
老头儿感觉很奇怪,其他人来上网要么是玩游戏,要么是网上聊天,可这小子一坐下就带着耳机听歌,关键是每首歌只听几秒钟就换下一首。
每天潘越花一块钱来听一个小时的音乐,然后下网回家,这样的日子反倒让潘越觉得很有规律很充实。
但是两个星期过去了,潘越已经记不清自己听了多少首音乐了,那首曲子他依然没有找到。
于是他思考良久,决定转换策略。
他先去了解古典音乐,然后再去听。至少他要知道自己找的音乐大概是个什么风格和类型的,这样子找起来也更容易。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潘越每天从学校的图书馆借走一本与音乐知识相关的书。他每天看一本,然后做笔记记好里面书中的重点,西方音乐里的每一个时间段的音乐风格以及音乐家,他都细细地做好了记录。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一旦学习的时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时,潘越就表现出超常的天赋,结合书本、视频和音频,通过一个星期的学习,潘越对整个西方音乐史都了解了个□□,对西方音乐史的各个时期各个流派都如数家珍。
在第四个星期,他从他的笔记中的音乐家的名单开始逐一地听。最开始是巴洛克时期,亨德尔、斯卡拉蒂、维瓦尔弟、巴赫···他听到了斯卡拉蒂的音乐很轻盈,听到了维瓦尔第的音乐很唯美,听到了巴赫的音乐很圣洁。然后是古典时期,他认识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然后是浪漫主义时期,肖邦、李斯特···直至听到了印象派音乐的时候,他听到了德彪西的《月光》。
潘越一下子就呆住了,他的内心有一种狂喜和激动,就是这个人,听第一句他就感受到了,就是这个人的音乐,就是他!虽然这首曲子不是许诺弹的那一首,可是血液里的音乐感觉告诉他那首音乐就是这个人写的。
果不其然,潘越点开第三首《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音乐一响起,潘越就哭了,他真的哭了,一种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幸福感充斥在他全身。他的眼泪什么时候划过脸颊他都没有意识到,等回过神来时,他才举着手挡着自己的脸不让别人发现自己流泪了。
潘越终于找到了这首曲子,他不懂钢琴,也不懂乐谱,他也没有手机,他只有在网吧听了之后记在脑子里,然后去学校的琴房里面把他记住的旋律弹出来。
潘越听了一个星期,弹了一个星期,终于把音乐的旋律全部弹出来了。但是他并不满足,因为他弹出来的只有右手的主旋律,左手是怎么弹的他不知道。于是他又开始每天放学去黑网吧上一个小时的网,他在自学五线谱和音乐理论。他在视频平台里面搜索能看的教程,然后认真学习做笔记。
每天中午他都不回家吃饭,随便吃点包子馒头,就在学校的琴房里练钢琴。
潘妈和潘爸从来也不会过问他,他们觉得只要潘越不做出格的事情,应该给他百分百的自由。
由于琴房平时是锁着的,所以潘越每次都是偷偷翻墙跳窗户去练琴。
时间久了,大家就开始议论,因为总能看到琴房锁着门,但是里面时而会传出钢琴声。大家都说里面闹鬼了,搞得学生们从那里经过都会害怕。之前好几个同学喜欢去里面抽烟,现在也不敢去了。
终于有一次,潘越被抓了个现形。
潘越正在专心地弹着,抬头一看,一个女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站在他面前静静地看着他,他毫无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