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剑来 > 第61章 过河卒

第61章 过河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惹祸精妇人一走,没了春光乍泄的风景可看,杨家铺子的人群也就很快散去。

郑大风缩头缩脑跑到正屋檐下,蹲在远处,不敢离杨老头太近。

同样是徒弟,他和李二在这个师父面前,待遇是云泥之别。

郑大风也怨师父偏心,只不过有些事情,实在是不认命不行。

郑大风怯生生问道:“师父,齐静春是铁了心要不按规矩来,到时候咱们何去何从?”

老人一言不发,抽着旱烟,一头黑猫不知何时何处到来,蹲在老人脚边不远处,抖了抖毛皮,溅起许多雨水。

郑大风忧心忡忡道:“真武山那厮竟然请神下山,会不会有麻烦?毕竟现在有无数人盯着这边呢。”

老人依然不说话。

习惯了自己师父的沉默寡言,郑大风也不觉得尴尬,胡思乱想着,又想起了齐静春,咒骂道:“他娘的你齐静春当了五十九年的孙子,还差这几天功夫?读书人就是死脑筋,不可理喻!”

刘灞桥咦了一声,“不对啊,刘姓少年家祖传的剑经,不是出自于正阳山那位叛徒吗?当然了,也算是我们风雷园的祖师之一,不管如何,时间对不上,怎么能够成为陈对家族的守墓人?”

齐静春失声而笑。

恐怕搬山猿打破脑袋也想不到,因为那部剑经闻风而动的竞争对手,竟然不是死敌风雷园,而是横空出世的龙尾郡陈氏。

陈松风解释道:“我可以确定,刘家最早正是陈对家族的守墓人,至于后来躲去你们风雷园的那位剑修,最后又为何来到小镇,成为刘家人,还传下剑经,估计有一些隐晦内幕吧。所以最后传家宝成了两样东西,剑经加上瘊子甲。至于陈对,她其实志不在宝物,只是来祭祖罢了。在此之外,如果刘家人还有后人,无论资质如何,她都会带回家族倾力栽培,算是回报当年刘家老祖的守墓之功。”

刘灞桥点点头。

好像天地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线。

陈平安跟店铺伙计借了一把伞,跟上齐先生,一起走在大街上。

陈松风摇头道:“并非如此。先前你也听薛管事提及,小镇陈氏分两支,陈对就是属于最早迁出去的那一支,走得很彻底,干脆连东宝瓶洲也不待了,直接去了别洲,经过一代代的繁衍生息,开枝散叶,陈对所在家族,如今已经被誉为‘世间坊楼之集大成者’。当然,这些消息,在东宝瓶洲从未流传,我们龙尾郡陈氏也只是因为与他们有丁点儿渊源,才得以知晓内幕。”

老人始终坐在檐下抽着旱烟,烟雾缭绕。

偌大一座东宝瓶洲,不过山崖、观湖两座书院。

衙署管事都不用怎么察言观色,就知道自己不适合继续待下去,随便找个由头离开屋子。

家族为她大开中门,家主对她一揖到底,举族上下将她奉为上宾,接风宴上让她来坐主位。

陈松风没有收起手指。

陈松风缓缓收起一根手指,还剩下一根。

刘灞桥所谓的学宫书院坊,自然是儒家正统的三学宫七十二书院,绝非世俗王朝的普通书院。

陈松风突然抬头笑道:“灞桥,终于坐不住了?”

看到少年像一根木头杵在原地,杨老头气笑道:“白拿人家东西,就想着蹦蹦跳跳回家钻被子里偷着乐呵?不知道送一送齐先生?”

豪阀世族的读书人,虽然往往被武人讥讽为道貌岸然,装腔作势。

陈松风淡然道:“我可什么都没有说。”

可规矩就是规矩,打从娘胎生下来,就走在既定的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士族子弟,无一例外,从小耳濡目染。

少年赶紧跑向正堂后门,老人笑骂道:“带上伞!你现在这身子骨,经得起这风吹雨打?”

就像杨老头当年答应自己给杨家铺子上山采药,然后低价购买的同时,药铺里许多草药也低价卖给陈平安。看似公平,其实陈平安心知肚明,这就是最实实在在的帮忙。

老人淡然道:“我没什么棺材本,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刘灞桥刚从椅子上抬起屁股,闻言后一屁股坐回去,气笑道:“呦呵,还有心情调侃我,你小子胸襟气度可以啊。”

陈松风轻声道:“会被拿出龙窑,当场敲碎丢弃,小镇外有一座瓷山,就来源于此。”

陈松风继续埋头查阅档案,只是相比较陈对在场时的战战兢兢,总算恢复几分世家子弟的潇洒气度,但越是如此,一旁看在眼里的刘灞桥就越觉得气闷,一肚子憋屈不吐不快,只是性子耿直是一回事,口无遮拦又是一回事,刘灞桥便想着也出去散散步,眼不见心不烦。

想起那两方私印,虽然犹在袋中,可是杨老头察觉得到其中端倪,所以才有“春”字一问。

刘灞桥试探性问道:“你是说阮邛能够接替齐静春,坐镇此地,陈对家族是出了力气的?”

正堂后门有回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