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将军之骨
章?这可是陛下的大忌,是连他那已经西去的老子都不敢提的。
果不其然,那老皇帝脸色明显更着一变,可颜乐齐却丝毫不显慌张,他沉稳说:“陛下,年前胞弟所在之地,正是陵城,臣有一小家之忧,不得不向陛下讨个安稳,然无功者不得禄,便想着借此机会,就众位所述之事论上一论。”
众人未免不屑,原来这中书侍郎是这等想法,肤浅,没骨气。
“哈哈哈,如此,你便展开说说吧,朕许久不曾听过你的意见了。”老皇帝向来喜欢这些年轻人。
“陛下,那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就这王老将军一事,臣认为应当功过另处,老将军尸骨未寒,如今已经是在回京的路上,依我大周律法,应以国礼待之,至其过处,臣认为应当尤其夸大,古有女皇以无字碑立之,功过由后人分说,然,陛下,臣觉得您更应借此机会向天下百官做出一个表率,法不留情,是以为例也。”
功过另处,将这大家与小家分开,一句法不留情,引得不少人为之点头,但大家又熟悉这是他中书侍郎颜乐齐的做派,毕竟曾经他那弑父的胞弟,也是因他这一句话,差点被送上了断头台。
老皇帝点头表示认同,左相尤其开心,他看着皱眉的陈老头子,内心乐个不停,见此,颜乐齐又话锋一转。
“对于老师左相所言,臣也有些许薄言,论金祸端之根源,皆因百年难于之大雪,彼时江南水养,百姓增种了不少粮食囤积,臣以为可分出一二,低价援助邻金,等……”话还未说完,老皇帝便抬手制止了他,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他却丝毫不惊,直直望着那老皇帝。
“乐齐,书虽读了不少,懂得制衡之道,但还是得跟着你师傅好好学学。”
老皇帝话刚开口,左相立即跪上前去,“陛下息怒,这学生大病初愈,难免有失偏颇,老臣回去一定好好教导。”
可皇帝却拂手制止了他,道:“好了,现在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没什么错处,乐齐学问好,多出去走走,未来作为定不容小觑啊!”
一番话下来,反叫人琢磨不定,谁都没懂皇帝到底是个什么决定,老皇帝看着下面一阵疑惑,笑了笑:“行了,爱卿们也别猜来猜去的了,王将军的葬礼依律法办吧,法不容情,这中书侍郎大人说的不错的。”
“退朝吧,我心里有主意了。”
“退朝~”
随着总管太监一声令下,群臣皆跪,恭送九五之尊的离开,待皇帝走远,他们才从地上起来,拍了拍膝盖上的衣物,准备回府。
临行时,左相找到颜乐齐面前来,问:“乐齐,老师知道你定然清楚我朝与金的关系,断然不会因冲动说后面这话的,你这么做,把你老师我都给弄迷糊了。”
颜乐齐在左相的掺扶下站起身来,他丝毫不见慌张,只是笑了笑,道:“老师,陛下好像忘了一件事,他还没告诉我胞弟的近况。”
“啊?”左相一把年纪了疑惑不已,他试探道:“要不改日老师替你打听打听?”
别了左相的手,颜乐齐走在前面,道:“不用了老师,家弟最近忙着养羊,我知道的。”
“啊?你怎么知道。”左相再生疑惑,却见颜乐齐向他招呼着:“师母今日做了桂花酥,老师,去晚了怕是要没了。”
一听到消息,他立刻什么都不顾了,连忙跟了上去。
“慢着慢着,等我等我,你师母的手艺,你有福啊!”
彼时,陵城,
满身狼狈的颜乐天送别了老将军的往京尸骨,看着因战火纷飞而损毁的城墙,内心触动,久久不能平静。
他许久不曾为此哭过了。
陵城因一场大雪将无数尸体掩盖在了白茫茫的雪下,他带着姚彦派给他的人,清理着城里面的尸体。
部落里的晨叔刚刚送来了消息,羊群的食物已经成了大问题,之前还能靠着东边树林里收集的树叶过活,可现在……漠罕营自己储存的秸秆都被烧干净了,军营里那无数头羊还是大问题。
只是如今他心心念念的首领还在重伤昏迷之中,他刻意向部落里的人掩盖了东方烁重伤的事实,因为他能活下来,已经是万幸。
跟着几位兄弟从厚厚的冰层下将冻得僵硬的尸体挖出来,再靠着木车运送到城外去,出城时,只见一匹快马疾驰而来。
颜乐天认得,那是三皇子的人马,可他不是刚才送着老将军的遗体归京吗?
“京报……京报,皇上下令,将江南储备的粮食,草料等作物都运到陵城了!”
“京报……京报……”
那马上人一连念了一路,看着马疾驰而过的身影,颜乐天的心终于落下了。
他用颤抖的声音说:“小咩,你说的没有错,好消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