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山河英雄传 > 楔子 五代缭乱

楔子 五代缭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克用于封丘,时遭大雨,黄巢集散兵近千人奔兖州,李克用率军昼夜驱驰,粮尽不能得黄巢首级,乃收兵。六月十五日,武宁节度使时溥派李师悦率兵万人,与降将尚让紧追其后。是年六月十七日,黄巢遁入泰山,被迫自刎,部将林言献其头颅投降。然军中秘传,黄巢头颅有伪。当日,枭雄黄巢末路,逃入泰山,借遁空门逃出升天,前往投奔旧部河南尹张全义,各不敢识。后世南禅寺有诗云:“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栏看落晖。”

朱搵、李克用因“诛巢”有功,得以做大。朱搵以河南为中心,逐渐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天复元年,朱搵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天祐元年,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将其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天祐四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唐哀帝的帝位,篡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至此唐灭。这天下又历经五代更迭,十国混战,兵连祸结,民不聊生。

先有“王仙之黄巣之乱”,后有“朱搵废唐篡逆”,乱世硝烟,极目千里、无复烟火,中原四战之地,后数年,李克用沿用唐天佑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李克用持续与朱搵争战,相互间成为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此后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与占据汴州的朱搵对峙。

李克用临终时,将三支箭交给其子李存勖,说道:“第一支箭要你讨伐刘仁恭!刘氏为我所立,却背叛于我!

唐昭宗景福二年,卢龙节度使李匡威被其弟李匡筹兵变,刘仁恭所率部曲已过轮调期日而未还,士兵由于想念家乡,遂兵变,以刘仁恭为领袖,回师攻卢龙都城幽州,然为李匡筹军所败,因此逃往河东归附李克用,李克用待之甚厚。后来又上表朝廷为其谋取卢龙留后之位,但刘仁恭任卢龙节度使后,亟思背离李克用。乾宁四年,唐昭宗为镇国节度使韩建挟持於华州,李克用将欲勤王,向刘仁恭征兵,而刘仁恭暗中搪塞,李克用大怒,亲征幽州,未料大败而还,刘仁恭因此摆脱河东控制。

后刘仁恭之子刘守光与其爱妾通奸,父子反目,祸起萧墙,刘守光囚禁其父,自封燕帝,史称“桀燕”。

李存勖起兵讨伐刘丿氏父子,以少牢之礼祭祀,将箭矢请出,放在锦囊中,令军士背负上阵,刘丿氏父子大败,皆为李存勖所俘,李存勖命人刀刺刘仁恭心脏,用其所流之血奠祭李克用之墓。

“第二支箭要你打败契丹!契丹耶律机与我握手结盟,约为兄弟,曾发誓说一起光复大唐江山,现在却背信弃义依附贼党,背唐归梁!”

李克用死后,契丹更是变本加厉,屡屡向李存勖进行挑衅,天祐十三年,契丹进犯蔚州;天祐十四年,契丹进犯新州、幽州;天祐十八年,契丹进犯涿州、定州。李存勖忍无可忍,不惜两线作战,以河东一隅之力而败退契丹,而南方正在和后梁决战。

“第三支箭,诛杀朱搵!梁贼朱搵是我后唐不共戴天之仇。我未能灭此三贼,死有余恨啊!你将来一定要消灭这三个敌人,以告慰我在天之灵。”

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李存勖以一灭二,复续唐祚,天下四分已得三分,可惜李存勖枭雄一世,兴教门之变,终为伶官所焚,后嗣无能,为权佞石敬瑭玩弄鼓掌之中。

清泰三年,石敬瑭为登帝位,奴颜婢膝,遣使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拜辽主为父,出卖中原,契丹王耶律光亲率五万兵,拥伪帝石敬瑭建后晋,欲吞天下,自此后唐覆灭。

然契丹内政混乱,虽能得到中原,却也注定失去中原!

石敬瑭死后,其子意图叛辽,但燕云十六州已失,后晋无险可守,天福二年,辽人倒行逆施,激生民变,河东节度刘子远趁乱自立,建立后汉,不到一年光景,刘子远病危,托孤检效司徒于威,立幼子刘承祐继位,是为后汉隐帝。于威建议隐帝备战防御契丹,隐帝听信奸人挑拨,猜忌重臣于威名望,逼其反叛,并戮其襁褓幼子。

于威带兵入京,觐见太后李氏,让太后临朝听政,并且假意拥立刘氏宗室武宁节度刘赟为帝,随后突然闻报契丹南下,于是率军北上抵御,途径澶州,士兵兵变黄袍加身,于威返回汴梁,逼太后任他为“监国”,夺得国政。广顺元年,威正式称帝,国号“大周”,定都汴京,史称“北周”,成为五代难得的雄主。

于威虽以武立国,但努力革除唐末藩镇政权的积弊,重用有才德的文臣。他崇尚节俭,仁爱百姓,曾对宰相王峻说:“朕出身微寒,今得幸为帝,岂敢厚自俸养以病百姓乎!”遂下令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并亲自前往曲阜拜谒孔庙、孔子墓,并下令修缮孔庙,禁止在孔林打柴毁林,造访孔子后裔,提拔其为官,尊崇圣人,以儒教治天下。

然而,刘赟生父刘睿听闻丧子噩耗,割据晋阳,自立为帝,是为北汉。刘睿为子报仇,再度勾结契丹,多次兴兵北周,北周、北汉结下世仇,中原战事又起,数年不灭,于威终于燕云十六州为辽主耶律光所败,史称“第一次高平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