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那我就这么活着。
但如果真的有人要伤害自己人的命,我一定拼命。我不傻。
“大儿子瑾瑾,不对,应该是怀瑾,怀——瑾——”温攸重复了一遍儿子的字,“考上了秀才,秀才可以教书,可以养活自己和妻儿,很不错!”点点头。
温攸一边儿开心的念叨家里的好事儿,一边儿打扫着布满灰尘的房间。
“儿子瑄瑄,学了木匠,可以用木头做各种东西,可以养活自己和妻儿,也很不错!”点点头。
“女儿环环,嫁了能吃苦的小伙儿,虽然女婿父母早亡,还有个九岁的弟弟,但是没有婆婆磋磨,弟兄小,性子也不坏。只要努力,慢慢的,日子就能越过越好。”
“而且,环环随孩儿他娘,脑袋聪明。女婿,按孩儿他娘说,比自己聪明,但没环环聪明,卡在这个中间上,特别好!”
“怀瑾媳妇,怀孕了,明年春天,就能抱上大孙女或者大孙子。好!好!好!”
“我,自己的亲亲孙子和孙女!最好的!”温攸点头,再点头。
这时候,陈氏过来了,瞧了瞧收拾的怎么样,就说,“来,先别收拾了,一会儿再拾掇,现在去喝腊八粥,趁热乎的,阿!”
温攸放下手里的扫把,站直身子,点头,“中。”
不一会儿,一家四口人都聚在东间里,一人端着一碗腊八粥在喝。
“咋样?”陈氏问另外两个人。
温攸端着碗筷,把嘴里的粥咽下去了,点头说:“好吃!”
“不是很甜,我觉得正好,合我的口味。好吃!”温怀瑾放下勺子,也点头说。
“好吃就行。锅里我专门没放糖。”陈氏满意的点头,语气里带着一点儿点儿的骄傲。
“你们继续吃,我去给老枸的端两碗去,叫她也尝尝。”陈氏起身道。
温攸叮嘱:“穿厚点儿,路上也慢点儿。”
“诶,放心吧,我知道。”陈氏一边往罐子里舀腊八粥,一边儿说。
陈氏裹上厚围巾,提着罐子,出了家门往东走,往南走,过一条东西街,再往南走,到第二条街,往西走第二户,就到了孟竹家的门口。
陈氏上前敲门,喊人。很快里边儿就传出“来了——来了——谁啊?”
“是我!”
很快,就听见越来越近的脚步声。
门被打开,一个穿着肥棉袄而看着臃肿的身形显露出来,这人的头也被一张棉布裹着。仅从一张脸大概看出是三十左右。
“婶子,快进来!婶子你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儿吗?”
陈氏进了门说:“没啥事儿。今儿不是腊月初八嘛!我熬了一锅腊八粥。我这就是来给你们家送碗腊八粥尝尝。你娘呢?现在在干嘛?”
“在东间坐着织布呢。婶子,秀梅在家干啥呢?”
“她呀?她在给怀瑾做衣裳。”
“婶子,小心门槛。”
“诶!”陈氏迈过门槛,进了堂屋,往孟家的东间一看,俩小子俩闺女,坐在小板凳上围了一桌子,在剥蒜。
陈氏眼里满满的羡慕,这都是别人家的孙子孙女。自家一个都还没有。不对,有一个,但还没出来,还在他娘的肚子里呢!明年春天她才能抱手里头亲香。
“你咋的来了?”坐在床上织布的老太太一边儿手上不停一边儿嘴上问。
“今儿个腊八,我来给你送腊八粥。”陈氏把手上的罐子给了孙莲花,坐到了炕边儿上。
“你做那干啥?费柴火。”
“胡闹着吃呗,就做一回。莲花倒好了,你尝尝,好吃!”
“也是,今年你可有福气的很,高兴就做吃好的。”李氏打趣。
孙莲花把罐子的封口打开,一股特好闻的味道就飘了出来。
正在剥蒜的一圈儿小萝卜头瞬间都扭头看向他们的娘或者大娘
其中一个四岁的小男孩跑到孙氏腿边,抱着她的腿仰头说:“娘,我想吃这个,香。”
同样闻到味道的老太太李枸,人称老枸的,也说:“香!你这手艺,确实不赖!我这就去尝尝。”一边说,一边儿慢慢停下手上的动作。然后往床边儿挪了挪。
孙莲花对腿边儿的小儿子说:“三河,想吃这个?”
“嗯。”孟三河点头。
“行,给奶奶吃了,三河马上就能吃。三河是不是要马上吃?”
“对。马上吃。”
“那咱们赶紧给奶奶吃了,三河马上就能吃!好不好?”
“好!”
孙莲花拿了一个干净的碗,倒了半碗粥。
“娘,粥倒好了,你尝尝。”孙莲花端着粥碗走过来,
李氏接过碗,说:“去给他们和你自己也倒些尝尝。”
“诶!”
李氏把花生拨拉一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