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
“阿弥陀佛。世间万物万事因果相生相伴,或者这就是你这一世的缘法,不管如何,你要记住多行好事,其余莫问莫怕莫悔便是。”想来是云崖子以父母亲之血做的封印之术已破,如今二位老人已去世,师祖一辈也早就圆寂,晋北能再次看到鬼魂之事,想来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陈晋北应道:“好”
在慧常眼里,陈晋北一直是个实心眼儿的笨小孩,他这么一说又怕侄子实诚过头挨了欺负,自己远在深山,不可能再像小时候那样,为了他冲到别人院子里同人打架,“我上山之前建议把你送去学武的,总是文明其精神,没有野蛮其体魄,碰到没法说理处,秀才就要吃身体上的亏,可惜你祖母不同意。”虽然后来还是学了些,可毕竟不是去的名师云集的武术学校。
何朝韵是听了云崖子的话,说这个孩子可能上辈子煞气重,这辈子要行善积得,如只学武是万万不可的,到时候气血方刚,控制不住再惹出血腥来,又如何是好。再优秀的儿子,也左右不了祖父母管教孙子的想法,他本想放开手去,但当年看到小晋北因为看到鬼魂一事,被人嘲笑甚至推搡时,他反而忍不住与人发生了冲突。
宝珠知道了来龙去脉,低声说:“陈晋北,我错怪大师傅了,他人还怪好哩。”她看慧常在一旁坐下默默念经,“他这是要超度谁?难道是我吗?”
陈晋北笑了笑,又向灶中添了柴,起身接手整理蔬菜的活计,“没有,慧常师傅念给我听的。”
徐昭阿姨有一点猜错了,陈晋北不是不会做饭,相反他的灶上功夫学的挺好,爷爷奶奶口味迥异,大姑父还是当地有名的厨子,所以他每个人都跟着学过一些,做几道家常素菜完全是游刃有余。
他之所以每日回家点外卖,就因为自己一个人,懒得弄。刚开始有段时间他尝试过自己买菜做饭,却因为之前习惯了老家的大锅灶,做的菜没掌控好份量,一次就够全家几口人吃,他一个人要分好几餐吃,这样不仅麻烦,反复蒸煮也不健康,丢掉又浪费,所以后来才懒得费心思去做饭,反正他一向对餐食要求不高,填饱肚子即可。
他将蔬菜瓜果按照每日的份量分配好,米面在储藏室里有多的,不用担心不够。寺庙伙食中的蛋白质来源主要靠豆制品,慧常师傅这次买了豆芽、豆腐、豆干、千张还有几斤黄豆、黑豆和红豆,另外除了日常常见的白菜黄瓜等,还收到香客们赠送的山货有木耳干、菜脯干、猕猴桃干等。
他整理一遍后大概心里有数,本想问一问慧常师傅寺内众僧的口味爱好,又觉得这做法有些多余,出家人本就提倡不重口腹之欲,问了反倒招了慧常念叨。
“你这是做什么,犹犹豫豫,我以前教你有话不敢说的吗?”
宝珠本来还帮着陈晋北出主意要怎么准备斋饭,寺内过午不食,留给他们准备的时间不多了。她回头看慧常师傅眼都没睁开,依旧坐一旁念经,却能准确感知到陈晋北未问出口的话语,不禁一惊:“大师傅会的是读心术吗?”
陈晋北摇头,慧常不是会读心术,他只是耳聪目明且很熟悉自己的秉性,将今日份的蔬菜拿到水井旁准备清洗,边回答慧常:“现在没有问题了,反正是我做的饭,一切皆由我,一切皆由心。”
从见到陈晋北开始直到此刻,慧常嘴角终于有了一些笑意,开口:“总算还有点小时候的样子,不过一顿斋饭,若也值得你为难,我看你就趁早带着她下山去。”
中午的菜,端上来的有炒合菜(木耳丝、豆干丝、粉丝、白菜丝)、煎豆腐,做了一道汤,菜脯豆腐汤。众僧不但不用忍受慧常师傅手艺的“荼毒”,还满意地饱餐一顿。
“你给弥心蒸点馒头或者花卷,他正在长身体,不好跟着我们半天都不进食。”
用完了斋饭,收拾好餐具,慧常仍坐一旁念经,陈晋北则是往放半满的水盆里兑了一瓢热水,要开始洗碗。
弥心刚好走到厨房门口,他本来是打算来帮忙的,听见慧常师傅关心的话语,眼眶瞬间就红了,又怕招外人笑话,自己扭过头去赶紧擦了擦。
宝珠对这个热心肠的小和尚印象很好,看他这样,对慧常师傅的感观又随之大改,与陈晋北说悄悄话:“你叔叔别看是个大和尚,还挺有人性的哩。”
“别说了,他能听见。”早些时候,慧常觉得总要侄子转述不太方便,再者他也想考鉴考鉴宝珠的品性,就问陈晋北有没有什么方法,让自己也能听见宝珠说话。
陈晋北还真有法子,就念了口诀,将慧常的耳窍给通了,当时宝珠也同意,只是她一时间给忘了。此时话已出口,也来不及收回,宝珠习惯性摸摸鼻子。
“阿弥陀佛,此言差矣。有佛性又没有影响我有人性,这两者很矛盾吗?佛祖是看到世间苦难,菩提树下悟得了佛法,以佛心渡人,心中装的是苍生,可见他是佛性人性皆有,不然如何普度?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人与佛有缘,佛与人有因。善哉,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弥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