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君归
……
“月夜朦胧照四方,
清风吹拂柳丝长。
阿哥阿妹情意深,
心心相印不分离。”(壮语)
远处有乐声传来,鼓、铃、笛齐奏,还有歌舞嬉笑声,这是欢宴的气息。
含辞在一张铺了兽皮的竹床上醒来,头痛欲裂,浑身像散架似的,这周身的不适令她瞬间明白:她还活着。
她撑着手欲起身,发现右腿毫无知觉,她急得拿手去搬,发现小腿已被粗布层层绑住,粗布里渗出墨绿的草汁。
含辞环顾四周,发现身处一座竹屋,透过竹窗看出去是在二楼,屋内大部分摆设皆是用竹制成,竹床、竹椅、竹桌、竹筐,连桌上的油灯都是竹筒所制。
外头载歌载舞的盛况愈演愈烈,含辞在这从未见过的场景里,背脊透出一层冷汗。
突然,吱呀声一阵,有人踩着竹梯上来了,含辞戒备地望向门口。
一个头顶着扇形彩锦条黑头巾的少女,慢慢走进屋来,她身着一身黑粗布衣裤,衣襟、袖口和裤腿都装饰着和头巾上一样的彩色锦条。
蛮人?
少女看起来至多十五六岁,她提了一只竹篮,笑盈盈走过来,咿咿呀呀说着含辞听不懂的话,从竹篮取出芭蕉叶包住的吃食放在床边的竹桌上,打开芭蕉叶,有一大份切好的炙肉、几个混了菜叶的粟米团、一把桂圆。
含辞听不懂少女的话,但明白是让她吃东西的意思,她说道:“多谢!请问这是何处?你们是在哪救得我的?”
少女一脸愕然,自然是完全听不懂。
含辞只好双手合十,作揖表示感谢。
此后一连几日,少女都来给含辞送饭,等含辞身上的衣裳开始散发酸味时,她终于能下地了,她找了屋里一根竹棍当拐杖,坡着脚走到窗边去看,从床上只看得到窗外满是树林,走过来才发现,左右皆是一排竹屋,连绵看不到尽头,这是个颇大的寨子。
一眼望去,所见男女皆穿着和送饭的少女一般的彩锦条黑布衣衫,女子的头巾比男子大许多,装饰不同的彩锦。
含辞等到少女,二人比划了半日,含辞一直指着自己的伤腿问在哪找到她的,少女听不懂也说不清,二人都急了,最后,少女拉着她,示意下楼出去。
少女搀扶着含辞,二人顺着寨子走了许久,经过一座座竹屋,往山林高处走去。
这寨子就地势而建,整个寨子像镶在山壁的一把弯刀,弯刀上排满竹屋,竹屋前几丈远,便是布满雾瘴的断崖路,底下说不清是树林还是深渊。
少女引着含辞进了一个有竹门的山洞,里面光线大亮、别有洞天。
山壁嵌着铜面盆大的矿石,前后几块将山洞内照得亮如白昼,往深处走,便见一位老者在一张巨大的藤椅上盘腿而坐,闭目养神。
老者穿着黑布衫,样式却是中原的直裰,他戴一顶蛮人的黑头巾,面孔比含辞在寨子里见到的蛮人白净些,脸上沟壑分明,已是上了年纪。
老者缓缓睁眼,含辞忙拱手行礼。
“你是女子,为何做男子打扮?”
含辞又惊又喜,此处竟有懂官话的人!
“老人家好眼力。请问您此处是何处,我为何会在这里,如何才能走出,此处可还有其他汉人?”含辞忍不住一气问了许多问题。
“姑娘,你还没答我的话,倒问我这许多问题。”老者安逸地坐在椅子上,不动声色看着这个急躁的年轻人。
“此处是俚人的寨落,他们隐居在此百年,不问世事。”
“听说你是从山涧捡回来的,年纪轻轻的,这么想不开跳崖,既然大难不死,就留下来吧。这里便是世外桃源,定能让你忘却那些尘世烦恼。”
“不想留?那你也逃不了,从未有人出去过。”
含辞眉头微蹙,不甘心地问道,“那前些时日是否还有过一位年轻公子落入山涧?”
这时旁边的少女咿咿呀呀同老者说了一通,说完便退到一旁,羞涩地望向含辞。
老者哈哈一笑,“这个小姑娘问你愿不愿意娶她,这笑话闹大了。”
老者向少女用方言说了一通话,少女听完惊愕地长大了嘴,脸上渐渐有羞愤之意。含辞尴尬地红了脸,“烦请老人家告诉她,救命之恩,在下当涌泉相报。”说完,向少女深揖。
少女走过来,有点气恼地搀住她便往外走。
含辞回头道:“老人家,您还没回答我的问题。”
老者却只向她做一个挥手的动作,不再说话。
离开山洞,含辞无法再同少女沟通。竹屋一楼养着牲口,还有一间杂物房,二楼住人,看来少女这几天都在杂物间将就。
入夜,少女拿了套黑布衣裤给含辞,给她打来水洗漱。待含辞换完衣裳,少女帮她把头发擦干,盘起来,又戴上黑头巾,然后扳着她的肩膀左看右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