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
崇敬。
最后,太子指着林宣对众人道:“这是林佥事。在徽州,是他剿了红月山的山匪,是他夫人找到药草治了瘟疫,他日日巡视贡院,克尽职责,并非你们口中那般心存私利之人。”
一群人纷纷低下头来,躬身道:“林佥事,我等对不住了。”
一场□□平息地如此之快,倒出乎林宣的意料。他大方地将此事揭过,而后走出人群,来到宋清身边,握着她的手,接过她手里的铜锣,感慨道:“若非太子,只怕有的闹了。”
宋清看着读书人恭敬地围着太子,久久不愿离去,忽然心有所动。是啊,若非太子。恐怕连楚扬没有想到,太子能对着愤怒的读书人低头,迅速终止这场乱子。
泄题既已事发,朝廷必然要给天下一个交代。罗检、汪若锦、余晟当日便被下狱。还没上大刑,罗检一看到烧红的烙铁便尿湿了裤子,吐出了人名,皆是几个提前拿到考题的世家公子。证据确凿,他们无从辩驳,连冤枉都说不出来。汪父等人跪在御书房门口,痛哭流涕,深恨自己教养不严,才让儿子一时蒙蔽了心,走了岔路,言辞恳切,态度真诚,令新来的太监宫女们为之动容。
但皇上没有信。主考官泄题,自己儿子拿到考题,当父亲的说不知道,这谎话也只能骗骗三岁小孩。罗检这么快将人供出来,不仅为了避免受刑,更是想阻止这件事继续查下去。若是翻出他和景王的关系,背上结党的罪名,到时死的就不是他一个,而是全族。
“南安王若真有不臣之心,不会止步于此。只是,如今若任由泄题而不加阻止,动摇科举,便是动摇国本了。”
皇上看着御桌上墨迹未干的供词,想起了昨夜太子说的话。太子不想放任他们搅浑了科举,以前朝剑南道之事说服自己调离罗检、换掉考题,皇上确实这么做了,却不仅仅是为了太子的话。他另有自己的盘算。再者,景王又在其中牵涉多少?他已经被禁足许久,若因此事再……
皇上沉思许久,终是唤林宣传景王进宫来。
又是海棠花盛开的日子。昨夜审问、抓人又传景王,林宣一个巡防营佥事倒领了好几份差事,辛辛苦苦做到半夜,后半夜本要回国公府,又想着扰了宋清的好觉,便随太子去东宫睡下。今日一早,太子天不亮就去宫里,他慢悠悠地醒来,骑着马往贡院赶。宋清说她没看到过科举,想要看看,今日定是要来的,只是会稍微晚些,她总是爱睡觉。一想到能看到宋清,他心里很高兴。
在街上,不知不觉又闻到了那种熟悉的淡雅的香气,是他记忆中深刻的味道。他心中一动,一勒缰绳,翻身下马,在店铺中精挑细选一番,终于找到一朵顺眼的海棠簪花。花朵是刚从树枝上摘下来的,鲜嫩粉润,给精巧夺目的金簪平添几分温润柔和。他付了银子,满意地将簪花收进匣中放进怀里揣着。
贡院门口排起了长队,一眼望不到头。空气中散发着一股淡淡的佛香,从贡院中悠扬飘出。那是正殿中文曲星君铜像前的焚香,每次开考必要焚香,为所有科考之人求一个好兆头。
宋清正和林瑶、齐珠华二人站在那里伸直了脖子看着。哪家公子,学识如何,长于诗文、经学还是策论,齐珠华都很是熟悉,给她们一一道来。因着齐惠和齐珠华的关系,许多公子都对齐珠华作揖行礼。林瑶听得心不在焉,只往贡院里面张望,因为太子殿下在里面。宋清却听得极为认真,细细打量着那些人。
等龙彦经过时,宋清还很高兴地对他笑,对他说了什么。龙彦紧皱的眉头舒展,脸色也变得很温和。林宣心中没来由觉得憋闷,脸拉了下来,走到宋清身边,重重咳了一声,不咸不淡地道:“来这么早?”
“你来啦?”宋清很高兴地露出一个笑脸,拉着他的胳膊,“我等你好久了。”
心中的憋闷烦躁忽地一扫而空,林宣重新高兴起来,捏了一把宋清的脸,“别看太久,记得早些回去。”
“好。”她眉眼弯弯,笑得单纯又天真,就像是还未出阁的少女一般。
林宣心里软软的,又忍不住抚摸着她的头发,最后依依不舍地收回手,装作十分随意的样子塞给她一个盒子,“记着戴。”说完便走到贡院门口去巡视了。
前来科考的人挨个进去,然后关门仔仔细细查验衣裳、包袱,因此队伍移动地极为缓慢。林宣便站在紧闭的贡院门口,一边盯着移动的队伍,一边看着远处的宋清,忽然发现刚买的那朵海棠簪花已经戴在宋清的发尖,而宋清正眨着眼睛对他微笑,眼睛明亮,比当初在酒楼上看到她时还要明亮。
宋清没说话,笑着指着自己的簪花,又拿着匣子对他奋力挥挥手。
好看吗?林宣知道她想问这个。于是他点点头,同样露出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
宋清满意地放下手,指着长队,示意他继续。林宣便没有再盯着她看,但眼神还是不经意间扫过她身上,当然,没有被宋清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