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不久,长安附近各处城池在李世民的军事部署下,基本都被攻克,独剩下长安孤城。
城内的代王杨侑其实早就心知肚明不能任由周围城池沦陷,想过调动兵力前去驰援。
可即便他手下还有部分能够调度的兵力,也无济于事。
城内唯一具备领兵才干的将领是一位七十余岁、卧病在床的老将,无法出战。
他连冒险前去迎敌的资本都没有,终于还是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境地,不得不固守长安,祈祷在京都被攻破前能有奇迹发生。
曾经阻住李渊部队的河东守将倒是隋廷倚重的大将,就是杨侑希冀拯救长安的奇迹。
未辜负他的信赖,在得知李渊率人进军关中后,河东守将的确尝试带兵渡过黄河前来救援。
然而李渊预料到他的行动,特意遣派李建成和刘文静去往自河东往长安的必经之地潼关,占领这处重要关隘。
河东守将抵达潼关时,隋廷修筑的潼关南城已被刘文静拿下,无法继续进军,只能驻守在汉代遗留的潼关旧城与刘文静对峙。
争取来的时间自然不能空耗,李世民察觉到合围长安城的时机成熟,遣派使者去往长春宫请求总攻长安的命令。
李渊便召回长子李建成,让他带领麾下精锐与李世民会师。
他自己同样出发前往长安,沿途命人将隋廷耗尽民力兴建起的园林和宫殿拆毁,把圈在这些华美囚笼中的宫女释放归家以安抚百姓。
转眼便是十月,李家父子兄弟终于都聚集在长安城外,麾下人马统算起来,总共有将近二十万之众,足以将长安城攻破。
可在具备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李渊却不急攻城了。
他再度拿捏出隋廷忠臣的态度,不断向长安城内送信,言明自己所作所为都只是为了废昏立贤,试图规避担上攻打京都的恶名。
可惜长安城内都是玩弄权术的好手,了然李渊是想废除杨广另立新帝,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等待时机成熟时图谋建立他自己的新朝。
因此他们根本不理会他所谓的“忠臣肺腑之言”。
静待几日仍未见回复,李渊知不能继续拖延下去了,命令麾下军士不许侵犯宗庙及皇室宗亲,正式开始攻城。
长安到底是京都,城墙坚实难以攻破,兼有李渊不希望杀害太多人,所以攻城的速度不算太快。
不过是战争就难免有死伤。
袁雨眠与李淳风一开始就言明不通军事,以谋士之身没有亲自涉足战场上,却不可避免见到许多伤者死者。
那些或痛苦或灰败的面容,或许就是出战时那一张张意气风发的脸。
风吹扬起尘土,血腥气夹杂其中,呛得人作呕。
袁雨眠的空间钮中还储备有不少药物,如果全部取出来救人,应当能救下一些人的性命——可她无从解释这些仿佛仙家的灵丹妙药是出自哪里。
之前已经被李淳风教导过观棋者不可语,她虽然心中很因伤者的痛苦而动摇,但没有贸然行动。
毕竟即便她不可能一直保持沉默,至少该学会不伸手去改动棋局。
她想通了,为了让自己的穿越不更改历史的走向,做只做当世之人能做到的事,那些难以解释通的行为,则尽可能都不去碰。
当然,既然目睹伤者,就做不到完全置身事外。
“我不取药物直接治愈他们,仅把我知道的一些医学知识说给医师听可以吗?”袁雨眠不能确认这个想法是否可行,向李淳风问道。
她并没有刻意学过医,星际时代家家都备有最先进的治疗仪,只需要了解紧急情况下处理伤势的办法,捱到进入治疗仪就够了。
但哪怕是她知道的最基础应急医学常识,医师似乎都并不了解,白白延误了处理伤势的最好时机。
李淳风没有立刻回答,心中既因她准备无私分享知识感到无奈,又生出敬意。
或许在她的时代,知识的价值没有那么高,可在当代,知识的传承往往只在父子师徒之间。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足可证明传道授业解惑之恩有多大。
圣人仲尼言朝闻道夕死可矣,同样是表达追逐知识的迫切,哪怕自身的生命都能为此不吝让步。
“师妹愿意分享知识当然好,只是需得说得模糊一些,推托成市井乡野的偏方传言,这样不至于令人心生怀疑。”李淳风仔细思索注意事项,温声叮嘱她。
袁雨眠领会到其中意味,眼眸亮起,道:“我明白了,我就说我并不知这么做的原理,仅仅听说这是旁人的经验之谈,有成功的案例,请医师们去试一试。”
她向李淳风竖起大拇指,眨了一下左眼,莞尔道:“果然得先问师兄,还是你想得周到,我这就去了!”
没有半刻耽搁,她也不怕再见伤员身上可怖的伤口,往伤员和医师们的营帐中去。
李淳风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