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一点点挪进屋里,她妈和大嫂天天过来扫地擦灰,新家也渐渐有了人气。
星期五中午,趁着宋公安有空,她和她妈跑了趟派出所,把她的户口给迁了出来,接收单位就是卓越服装厂。
她关月荷同志,现在也是一家之主了!
星期六下班前,她先去房管科退宿舍,然后才拿着条子去采购科取她订的衣柜和沙发。
衣柜和沙发是谷满年帮她选的,说已经检查过了,一点磕碰都没有。另外多出来的一个木箱,那是谷满年提前送的礼。这礼收得她心虚,打算等他结婚时,再添上一点还回去。保卫科的大哥巡逻路过,扭头回去喊了俩男同志过来帮忙,借了后勤处的三轮车,顺便把她剩下的一点行李捎上,一起运回了银杏胡同。她还想着先放一放,等她回去喊人来帮忙。正好,保卫科的同事可帮大忙了。
关建国带着丁老大和丁老二正往服装厂赶,走到半路就看见自家小妹坐在三轮车后面,招呼他回家。
于是,三人又调头回去。
正值大家下班的点,三轮车堪堪能骑进胡同,但前面的人都想着凑热闹,他们不往前走,车子也挪不进去。
得亏她老爹过来帮忙疏散。
她订的衣柜和沙发价格一般,但这是新的,大家就觉得新鲜、稀罕。大哥带着人来把东西搬进去,保卫科的同事见用不着他们帮忙才回去。而关月荷和爹妈守在门口和人唠嗑。
不是他们小气不让邻居进去参观,但屋里没收拾好,零零碎碎的东西多,万一东西少了,他们都不知道该找谁要去。胡大妈愣是找到缝探个脑袋进去,一张嘴就是关月荷不爱听的话。“月荷这房子宽敞,隔一间出来给月华都够。”“这房子写你名字了?”
胡大妈一回头,就对上了臭着脸的关月华,讪讪道:“月荷的房子怎么写我名字?”
“没写你名字,你倒是会给别人的房子安排。“关月华追着问:“你家房子也宽敞啊,你怎么不给你小儿子也隔一间出来?”胡大妈大声道:“这是一回事不?”
“大家都是人,你不是人?你小儿子不是人?“炮仗关月荷步步逼近,“有几个钱全买盐了吧?我看你从头到尾都是闲的!”胡大妈说不过,倒是想使以往的招数,但使不出来。被关月荷拦着呢。
这丫头的饭没白吃,要不是被死死拦着动弹不得,她也想不到关月荷手劲这么大。
姐妹俩一个出嘴一个出力,胡大妈气得脸都红了。好不容易被放开,江桂英这个当妈在背后推了一把,她就被推出了人群。想说理吧,她没占理。想撒泼吧,旁边都是和她起过冲突的,人家乐得看她被收拾,个个当她不存在。
有了胡大妈这个实例在,其他人想故意说点挑拨的话,愣是给收住了。老关家的大闺女,她是逮谁都能骂一顿。
再说了,人家都没想着占妹妹的便宜,他们说多了都是讨嫌,估计还一起骂他们盐吃多了一一闲的。
搬进新家的第一天,关月荷没在家开火。
回爹妈家吃了晚饭,她又回来继续收拾。
总共三扇窗户,都给挂上了窗帘,桌子铺上了桌布,贴着墙放。从废品站买的家具便宜,她就买了两张桌子。一张长方桌放卧室,贴着前面的窗户。在这里看书写字最亮堂。还有一张圆桌放客厅中间做饭桌,沙发则是贴着客厅窗户安置,沙发左边是个淘来的五斗柜……“别哼了,难听死了。“关月华一进屋就打断她不着调的曲。关月荷悄悄地瞟一眼大姐的脸色。
她不知道大姐有没有想过搬来她这儿住,但她是一点没想过的。她不喜欢和大姐住一块儿。
大姐虽然脾气暴,但自小就是大家都夸的聪明姑娘,第一次参加高考差一点点就考上大学了,要不是第二年高考取消,她真有可能考上大学。大姐那么聪明,应该也猜到了她不愿意让她过来住。高考取消那年是66年,眼看着鼓励知识青年下乡的动静越来越大,家里担心有意外情况,当年7月就让大姐接了班去招待所上班。同时和大嫂商量要是哪天强制下乡,就把日化厂的工作转给她。她听到了大嫂和林玉珍的打算,才忙着给自己找出路。66年的8月,林玉珍和她前后脚分别进了日化厂和服装厂。当时她满城大街小巷地跑,就是为了看哪个单位有可能招工。没少被拒绝、受挫,她那时又气又恨,妈的工作给了大姐,大嫂的工作要给自己亲妹子,家里的开支主要靠老爹的工资,家里会把老爹的工作转给她吗?她觉得不会。万一轮到她就要强制去边疆搞建设呢?凭什么就只有她没有工作担班?
人在气头上时总能想到以往的许多不如意和不愉快。就比如说,她和大姐差三岁,但大姐从小会撒娇也会哭闹,就能比她多吃一点。工作以前她都是捡的大姐的衣服穿,睡一间屋子还要忍大姐突如其来的场脾气…
很多事并不是过去了就过去了,只是她后来过得好,所以没揪着那些不痛快不放。
但要她把靠自己争取来的成果分享出去,她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不管谁有意无意地提到她房子宽敞,她也从来不接话说让家里其他人来住。
防着她抢工作的大哥大嫂一家不可以。
合不来的大姐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