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满庭芳 > 6 第6章

6 第6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林稹郁闷的又把钱藏了回去。

第二日一大早,雄鸡报晓天下白。

钱氏早早的起身,去了里正家。

要进京,先得把家里的田地都佃出去,再把织好的布、半结茧的蚕卖了,还有一堆的锅碗瓢盆、锄头秧马半卖半送给邻里。

林家霎时人来人往,热闹的不像话。

“怎么不多找几个佃农?”

“唉,赶得急,哪里还顾得上扑佃,只管寻个靠谱的包佃主,佃出去便是。”

钱氏火急火燎地就跟人签了契约。

“元贞二年三月内,湖州安吉县孙家里姓林名淮,有梯己承分晚田若干段,共计十七亩又三分……系湖州安吉县孙家里姓孙名小乙耕作,每冬交白粳米五石一斗……”

林稹才瞥了两眼契约,又见钱氏被人团团围住,又是卖又是送。

“阿钱,你这缫车也就是老榆木做的,用的也旧,再便宜些。”

“哎……周娘子,那盆里的缨子都拿桑柴灰水淋过的,要两贯钱。”

“这把苧砍刀买的时候倒是贵,可都用到缺口了,哪里好要百二十文?”

林稹看得头昏脑胀,只觉钱氏这架势,倒像是恨不得把家卖得一干二净,这辈子都不回来了!

就七八天的功夫,钱氏就把整个林家半卖半送,搬空了。

林稹站在三间空荡荡的青砖房里,大为不解。

钱氏到底在娘家发生什么了?谁让她这么干的?如此不留后路,也不怕林父知道了生气?莫不是林父来信叫她上京的?

林稹满肚子迷惑,只是钱氏铁了心要去京里,她劝也劝不动。

既然劝不动,那就只能另想办法,变通一二。

这一日,家里人流渐稀,收拾得都差不多了。

“总算好了。”钱氏立在正屋,环顾四周,空空荡荡,除了收拾好的笼箱外,别无他物。

她拿帕子揩揩汗,欣慰道:“明天一早我们就启程,往汴京去。”

林稹正把自己的笼箱拖进正屋,闻言惊讶道:“明天就走?”

钱氏大概是心情好,难得有个真心的笑容:“自然要早些走。”

既然要走了,林稹便顺势将这几日思索来的办法尽数托出。

“娘,我们从湖州到汴京,能否捎些湖州特产去?届时两地一倒卖,少不得一大笔银钱,保不齐在京里的花销都有了。”

钱氏犹豫片刻,摇头:“京里富贵,乡下地方带过去的东西哪儿卖得出去?可别蚀了本。”

“不会的,京里虽富贵,可湖州的炭火、紫笋茶、铜照子也极有名气。”

林稹耐心劝道:“况且娘若怕蚀本,只管从积蓄里稍取个一成出来,如此一来,成了少说也能有个一倍之利,纵使蚀本也不过亏了一成银钱罢了。”

钱氏一听要从自己手里掏出几十贯,哪儿肯呢,只摇头道:“不必了,此事我心里自有成算。”

见她这样,林稹不由得抿紧嘴唇,换了个法子劝道:“娘,方才是我说错了。哪儿会蚀本呢?”

“我们去了京里,本就是要带土仪赠给二房亲眷的,京里东西贵,我们在湖州买了,岂不便宜?”

钱氏一听要掏钱给本就富贵的二房,更为不满,神色便淡下来:“乡下地方的东西,特意带去京里,岂不丢脸?”

送送土特产而已,哪里丢脸?

林稹欲要再劝,钱氏打断了她:“不必再说了,你小孩子家家的,不懂事。明天我们就走了,哪儿有功夫去置办什么土仪?”

置办土仪要什么功夫呢?半个下午就够了。

林稹知道钱氏怕蚀本不肯掏钱,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轻。

十五六岁的小娘子,还是继女,说得话钱氏哪里肯听呢?

思及此处,林稹只好低头道:“娘,是我不懂事。”

钱氏神色便稍稍和缓,细声细气道:“你还小呢,银钱上的事倒也不要锱铢必较,左右少不了你一口吃的。”

林稹“哎”了一声,低头道:“娘,我们明天就要走了,那我能不能去跟村里玩得好的几个手帕交道个别?”

说到这里,林稹不由得叹息一声,惆怅道:“京里和湖州千里之遥,此后再难相见了。”

钱氏就客气道:“应该的,珍娘尽管去。”

“娘,我也想去!”见林稹走了,娇姐儿一把搂着钱氏胳膊,牛股糖一样的往她怀里拱。

“可不许胡闹。”钱氏压低了声音,“到了京里你就是大家闺秀,官宦之后,哪能跟一帮子土里刨食的人来往呢?”

娇姐儿一把放开钱氏的胳膊,嘴撅得能挂油瓶。惹得钱氏又好气又好笑。

她打开自己理好的笼箱,翻出油纸包,递给娇姐儿。

“呀!”是糍糕。

娇姐儿眼前一亮,赶紧拈起一块,塞进嘴里。嗷呜嗷呜的嚼,还含糊不清的说“娘,你真好。”

钱氏见了,不由得眉开眼笑,又拿帕子给她擦嘴,“慢点吃,慢点吃。”

她们母女二人吃得正欢,此时的林稹却已经出了村,径自往官道上走。

林稹早中晚都在干活,哪儿来的手帕交?不过是找个理由避开钱氏,自己进城罢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