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新官上任
当时他只觉得神乎其神,便记在了心里,之后回家省亲,住了两天,离开前的早晨醒来后,遇到了田间打磨力气的张勤大哥,还曾向他询问过这件事。
张勤大哥也说过,天命司确实派了人。
而这个案件,恰好是接下来华安镇一连串邪祟事件的初始。
李默深吸一口气后,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
他开始仔细回忆起他印象中的大沟村。
他记得那是一个耕种为主,打鱼捕猎为辅的贫穷村落,紧邻滩河而居,情况和山北村很像。
但这个村寨距离较为富裕的三溪沟很近,所以大沟村的女孩儿,大多嫁到了三溪沟,进而导致村寨里有很多单身汉。
至于三溪沟,则是王盼那个堂姐,王琪所在村寨。
那是华安镇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寨,盛产苹果、香梨、酸梅、山楂,似乎还有一座铁矿洞,家族祠堂的权力很大,还开办了学堂……
随着李默不断地回忆,他频频揉着额头。
他突然觉得自己很蠢。
也许当时拜师的时候,就该向陆岐问清楚,询问他对于滩河大邪祟案件的看法,当时他可是在水下与那个大邪祟纠缠许久,很可能发生了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之事。
“下次见到师傅后,再当面问清楚吧。”
这时。
李默注意到外面有些吵嚷。
于是他起身后,开打办公室大门,注意到一个穿着朝廷官服的尖下巴中年男人,正一边抹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急躁地诉说着。
“通知?”
李默认出了对方的官服。
乾国所谓的通知,可以理解为专门负责扶贫救济的官员,这个官职的权力不大,但特点在于乃是执行皇家意志的公务。
除此之外。
还有所谓的训导,乃是负责边镇教化的官员。
而百安城梁家的家主,乃是集牧州通知、训导双重官职于一身的朝廷大员,每年夕月都会通过传送阵上达天听。
李默个人来说,也是从小受益于边境的扶贫归化政策,因此他内心对于这些通知、训导非常尊敬。
“发生了什么事?”
随着李默的话语,外面安静下来。
负责接待这名通知的,是高正义小旗,他跑了过来。
“一批物资被匪盗劫掠了,应该是一群流寇,物资的价值不大,但有一位来自隆州的大夫,也被他们劫走了。”
李默闻言,点了点头。
“带他进我办公室。”
“是。”
高正义面露兴奋之色,来到急躁不安的通知身边。
“那位是司里新上任的副总旗大人,你去把事情说清楚。”
李默很快便得知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如果只是物资被劫的话,事情可大可小,就看巡查使们的具体心情了,但隆州支援的大夫被劫,可不是小事!
这乃是从隆州万里迢迢来到牧州,负责礼仪教化的主诊大夫,类似于他师父张栋梁的存在,若是途中被流寇杀害,这对于牧州归化任务的进展,可能会增添不小的麻烦。
更重要的是。
这名大夫的目的地,竟然是华安镇济民堂!
想到此,李默当即起身,来到办公室门前,看向了赵晓楠。
“你现在立即从库房的维稳银中,取出三百两交给这位何通知,让他先从百安县的各大药房中,重新采购所需的物资,今年的汛期就快要到了,这件事耽搁不得,至于那位王大夫……”
说到这里,李默声音渐冷。
“高正义!”
“到!”
“带上你的小队,随我立即出发,接下来我要亲自带队,救援王大夫,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
高正义闻言,率领四人小队,风风火火地跟上了李默。
直至六人骑马离开了天命司,何通知接过银两,并在收据单上签好字后,这才回过神来,一脸的惊喜之色。
“这次竟然劳烦副总旗大人亲自出马,这……何某真是感激不尽。”
天命司副总旗,乃是从七品官员。
而他不过是从九品不入流小官罢了
赵晓楠接过单据后,笑着点了点头。
“副总旗新官上任三把火,肯定是要熟悉一下百安县境内的情况,来一番敲山震虎,既然这群匪徒不开眼,那只能算他们倒霉了,何大人你就放心吧,这可是一位总旗大人啊!”
对于赵晓楠而言,总旗就是筑基期修士。
而就如赵晓楠所说,李默确实也确实是要先熟悉一下巡查使的工作流程,顺便观察一下接下来的雨季,哪里可能会出现灵味雷击木。
“驾!”
一路快马加鞭疾驰,六人用了三天时间,疾驰到了曲河镇。
沿途路人看到几人身上的飞鸟服后,纷纷退避开来,六人风风火火,径直来到乡约衙门。
乾国绝大多数州郡,并没有所谓的乡约衙门。
但牧州却因地广人稀,且周边情况复杂,才在县衙之下,又设立了所谓乡约衙门,方便教化民众。
“下官见过几位巡查使大人,有失远迎,还望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