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似是故人归 > 殿前诉(已修)

殿前诉(已修)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51章殿前诉(已修)

姚韫知心中暗道不好,又唯恐任九思在这个时候做出什么失礼的举动,引得别人注目,于是主动开口介绍同皇后道:“回娘娘的话,这位公子是张府的乐工,擅长琴艺,今日随我一同前来为娘娘献乐。”她说完,微微抬眼,小心翼翼地留意着皇后的反应。皇后却迟迟未将视线从任九思的脸上移开。她的目光仿佛一盏被雾气裹住的灯,灯芯熬过长夜的旧火,一寸寸燃尽,却始终没有熄灭,光透不出形,只余一圈将散未散的光晕,在眼底微弱地晃着。任九思抬起头,与她目光相接。

不再等她开口,他已自行上前一步,作揖行礼:“小人任九思,见过皇后娘娘。”

皇后望着任九思,眼神却似落在极远处。

她动了动嘴唇,半晌没有出声。

这样的场景,任九思近半年来已经见过太多了。每一次他都以为自己会应对得十分谙熟,可真到了同故人劈面相逢的时候,他还是会一次又一次为旧事触动愁肠。台上坐着的,是母仪天下的中宫皇后。

可在任九思的记忆里,他极少这样称呼她。更多的时候,他更习惯,或者说更喜欢亲切地唤她一声--姨母。皇后姓许,同母亲的许,外祖父的许,是一个许。但许皇后其实并不是母亲的亲妹妹。

这话不是母亲同他说的。

他小时候,曾无意间听到外祖父家的下人议论当今皇后的身世。一个婆子带着几个丫头坐在院墙躲懒,一边嗑瓜子,一边说得起劲:“咱们那位娘娘啊,也实在是好命。十四岁被卖进许家时,连个大字都不识,做的全是最粗苯的活。喂马,扫马厩,砍柴,挑水,什么没做过。要我说,还不如你我呢。”

她吐了口瓜子皮,续道:“可后来不知怎么,被调去做了六小姐的贴身丫头,偏偏又赶上六小姐在殿选前一日使小性子,翻墙同人私奔。宫里那边都等着,老爷夫人急得团团转,最后竞让她冒名顶了进去。”其中一个丫头不服气道:“这顶得也巧,有的人进宫十几年都得不到宠幸,她却一进去就成了婕妤,后来还生了皇次子,就这么被封了皇后。”另一个丫头也语气忿忿,“她明明是抢了六小姐的富贵,可如今许府上下还得对她感恩戴德,巴巴地替她遮着掩着。要我说,六小姐哪有这么大的胆子。说不准,就是她在旁边撺掇的。这心机,啧,实在够深啊。”他那时年纪还小,抱着一只三花猫坐在槐树后面纳凉,听得到这番刻薄的议论,不禁面红耳赤,忍不住从树后头走出来,冲那几个婆子喝道:“你们胡说什么?我姨母不是那样的人!”

几个婆子被吓了一跳,手里的瓜子撒了一地,连连道:“怀序公子恕罪,我们刚才都是胡说的,你可千万不要告诉老爷夫人。我们……我们以后再也不敢胡说八道了。”

言怀序没有理会她们,只抱着猫快步跑回了屋里。他替姨母感到委屈。

在他心里,姨母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和善的人。他时常随母亲一同入宫探望姨母。

每次一踏进凤仪宫的内殿,还未通传,皇后已听见动静,亲自出来迎他们。她不常穿多华贵的衣裳,头上只簪一支玉钗,脚步不紧不慢,嘴角含笑。姨母知道小孩子都爱吃点心,又怕外头的糕点太油腻,孩子吃了不好,总会亲自做一些合他口味的小食。桂花糕、糯米团子、红豆酥,每一样都装在小食盒里,一层层收得整整齐齐。

有一回,他贪嘴吃多了糯米团子,噎得直打嗝。姨母一边拿帕子细细替他擦去嘴角的糖渍,一边回头笑着同母亲打趣:“下次还是得把韫知一起叫来,他才能稍稍有点吃相。”这日太子正好也在。他年长言怀序三四岁,穿着笔挺的圆领袍,眉眼清俊,神情却一板一眼,像个早熟的小大人。太子一向寡言少语,不喜与人亲近,对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也多是冷淡疏离。

皇后见他独自坐在一旁无所事事,便笑着朝他招了招手,“榄儿,过来。”太子应了一声,缓步走来,站在她身边。

皇后又唤过言怀序,让他们一左一右地站定,随后伸手握住他们的手掌,将两只小手并在一起,轻轻合拢。

“你们两个年纪虽差些,却也是这世上除了父母兄弟以外最亲的人了,“她语气温和,“将来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彼此照应,互相扶持,明白了吗?太子点头应下,“儿臣都听母亲的。”

言怀序虽不懂这意味着什么,也跟在太子后面点头,学着他的口吻说:“我都听姨母的。”

皇后望着太子,温声道:“淡儿年长几岁,记得要让着弟弟些。”又低头看了看只有太子肩膀高的言怀序,“怀序也要用心读书,将来才能辅佐太子哥哥,做他最可靠的左膀右臂。”许从筠在一旁听着,笑道:“怀序才多大,保不准以后是个不成器的,娘娘这话未免想得太远了些。”

皇后却道:“我就觉得怀序资质极好。孩子长得快,转眼间,就能顶天立地了。”

帘影轻晃,金盏映着灯火。

皇后的神情有些恍惚,又问了一遍:“你说,你叫什么名字?”“小人任九思,"任九思放慢了语速,“是'君子有九思'的九思。”高座上的皇帝正闲闲转着手中杯盏,听到这话,动作一顿,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