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8
第68章068
第六十八章
稍稍思索后,沈隽便抬步继续往前走去。
阳光透过街边老树的枝干,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踩着这些细碎的光点,没过多久,回春堂那熟悉的青砖灰瓦就出现在了她的视线中。
沈隽轻快地走上台阶,微微踮起脚,探着脑袋往里面张望。正值正午时分,药铺里颇为清静,里面倒是没几个病人,只有一个身形清瘦的少年站在柜台前买药。
他背对着门口,身量颇高,一袭靛青布衣衬得肩背挺拔。“三姐儿?”
一道带着迟疑的声音从里间传来。
白老大夫掀开帘子走出来,眯着眼睛打量了她好几遍,这才确认自己没有认错人,布满皱纹的脸上渐渐露出慈祥的笑容,笑呵呵地问:“你不是跟你家娘子去盛京了吗?这是回来了?”
沈隽美颜一万,露出个明媚的笑容,将自己被放籍的事细细道来。白老大夫听罢,乐得胡子都翘了起来,脸上皱纹都舒展开来,连声道:“好事!天大的好事!”
说着又关切地问:“用过饭没有?若是没吃,就在这儿将就一顿,正好也没人陪我老头子吃饭。”
沈隽刚想婉拒,肚子却不争气地“咕噜噜”响起来,不由脸颊微红。白老大夫见状,,又是一笑,吩咐小伙计:“去赵家食肆买只烧鸡。”这下婉拒也来不及了,沈隽只得追上小伙计,掏出些铜子儿,托他再食肆在多买两样菜。
等她回来才注意到,方才那个买药的清瘦青年已经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白老大夫哪儿能猜不出来她刚去做什么了,背着手领她去后院,一边忍不住不由嘀咕道:“费那个钱做什么,咱们才能吃多…沈隽笑着任他念叨。
说话间,二人已来到后院,院子里晒着各色药材,淡淡的药香萦绕其间。沈隽忽然想起方才的话,忍不住问:“怎么没人陪您一块儿吃饭?茯苓阿姐不在医馆吗?”
白老大夫一听这话,立即从鼻子里发出两声不满的哼哼,一边麻利地给她盛饭,一边絮絮叨叨地抱怨:“她啊,如今可是大忙人,整日里东奔西跑的,哪有功夫陪我这个糟老头子吃…
话音未落,院外就传来一声无奈的叹息:“阿爹,我才刚进门,就听见您又在数落我。”
白茯苓风尘仆仆地走进来,脸上带着倦色,却在看到沈隽时眼睛一亮:“三姐儿?”
白老大夫没料到女儿今日突然回来,嘴上虽然还在嘟囔着″就知道忙",手上却已经诚实地盛起了第三碗饭,面上也忍不住挂上了满满的笑意。父女俩这般相处,沈隽看在眼里,忍不住抿嘴偷笑。“人家三姐儿刚赎了身就惦记着回来看望,哪像你……白老大夫继续碎碎念着,白茯苓早已习惯父亲的唠叨,只是配合地"嗯嗯啊啊”,转而关切地询问起沈隽赎身的始末。沈隽只得将事情原委又说了一遍,同时在心中暗暗决定:等会儿定要叫上阿兄一起回庄子,这样对阿爹说一遍就够了,省得反复解释。白茯苓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刚要细问,小伙计已经提着油纸包好的烧鸡和两样小菜回来了。
四人围坐一桌,边吃边聊。
小伙计买来的烧鸡香气扑鼻,脆皮上泛着蜜色油光,两样小菜也是味道极好,分量不小。
白茯苓撕下一根鸡腿,放到沈隽碗中,自己则慢条斯理地啃着鸡翅,继续方才的话题:“三姐儿今后有什么打算?”沈隽想了想,认真答道:“我想先在县城里租赁一处小院安顿下来,休整几日,之后一边帮阿娘阿姐卖吃食,一边去城东的私塾继续读书。”这话引起了白家父女的兴趣,白茯苓放下碗筷,眉头微蹙:“你怎么想着去那边读书的,那家私塾的束修可不便宜……白老大夫更是直接摇头,刚想说话,就被女儿一个眼神制止了。只有小伙计埋头苦吃,一口菜一口饭,吃得连头都顾不上抬。沈隽看出他们似是知道些什么,便多解释了几句,把余先生给了自己介绍信,并且给她的同窗推荐了沈隽这个学生的事尽数告知。“回来的路上经过府城,我特意去拜访了那位严先生,严先生考过之后,对我如今的学识还算满意,便同意收下我。”“只是他如今有事,需要离开一趟,约莫半年后才会回来,便又给我写了封介绍信,让我先去城东那边的私塾读书,在钱先生那里继续将基础打牢,半年后他回来之后,再让我去他那边读书。”
说到这儿,她看向白家父女俩,“难不成这位钱先生……可有什么不妥?”白茯苓听罢,欲言又止地看了她一眼,最终还是直言相告:“那位钱先生学问是有的,只是为人……
“刻薄得很!”
白老大夫忍不住插话,轻哼两声,不满地道:“仗着教出两个秀才,眼睛都快长到头顶去了!不是看不起这个就是瞧不上那个,束修要得比别处高出一截不说,对学生更是……
白茯苓也在旁边又补充了几句。
通过父女俩的话,沈隽大致了解了这位私塾先生的为人。她不由在心底叹了口气,心道能遇到余先生那样的良师已是幸事,天下读书人这么多,哪能个个都如她那般?
心中有了计较,但尽管如此,她还是决定亲自去拜访一趟。饭后,白茯苓爽快地答应帮她物色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