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第35章第三十五章
小朝,我其实有句话一直想跟你说,但看到你的作品,总是忍不下心来对你讲。你真的很热爱写作,也很有毅力,但有些东西确实是需要天赋的,如果你无法写走出“自我"的作品,这条路对你来说太难。写些短篇中篇还好,但写长篇的话,实在需要很多时间。你还那么年轻,如果你把生命和心力全都花费在写作上,我其实是很痛心的。你当然还可以继续投来稿件,我也会仔细看,并且给你些建议,但是我一定要告诉你,遗憾会在所难免,而人生其实还有很多比写作更值得的东西。
那天他和编辑吃晚饭,对方把他的手稿递给他时,这么说了。他接过手稿,好久说:我这次是投邮箱的吧?编辑说:我前段时间去杂物室发现的。我同事说,好久没看到那么厚一叠手写原稿了,每次都怀着恻隐之心,没直接给收废品的人,一存就是两年。他每次投稿都直接发给了金编辑,因此杂志社并无更多人知道他的存在。他接过手稿,笑着说:谢谢。
陈怜说那是他大学的第一次投稿,其实不是。他已经不想再去数自己的投稿次数了。他是给同一个编辑投稿的。这个编辑同时也是当初他初中、高中投和时他的审稿编辑。
编辑说他不忍心,陈怜也不断安慰他,但他内心的波澜可能并未那么汹涌。之前他母亲早就说过一句:写作这条路太难了,我其实从来没有期待过你会成功他提着手中的稿件,缓步走在路上。稿件已经太熟悉了,其中有六七年前写的,也有两年前写的,都泛黄了,不同纸张的,打印的,手写的,草稿占了大半……没想到居然有那么多,比印象里多,上面凝结着他的时间和生命,没成为“废品"也很幸运。
六七年了,他现在还在修改,怎么写都成了长篇。…六七年了。他这么一个害怕伤害的人,努力说服自己不要急于求成,让他的生活与未来计划都围着写作打转,明明不是作家,却过着“作家"的生活,到处收集素材,然后投入忘我的写作中。他原本可以有无数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可偏偏选择了写作,这种无法独自狂欢的活动。有人说作品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被阅读,有人说作品可以自我欣赏,有人说世界上并不会存在真正的理想读者。他也曾想只为自己动笔,只是一个人的写作过于孤独。一一我等了很久,从预感不再等价,到接受光阴沉塘。编辑的话不无道理,缪斯为他关上大门,无可申诉。世界上有那么多理想与现实无法兼得的人,他也只是其中之一。他想,如果是舅舅,此刻会进行怎样的选择。他已经将她送至寝室楼下,笑着挥手告别。他不想用自己过于纠缠不清的沉重情绪扰乱她,只是看着进入电梯,慢慢把手中厚沉的稿纸卷起来。她在这时回头了,他猝不及防与她对视。稿纸太厚了,不小心就又散开。她抿起唇,欲言又止,眼眶还带着淡淡的红色,但后来还是笑起来。宿舍楼大厅的打着淡黄色的灯光,她背后站着很多等待电梯的人。她挥挥手示意他不用再等,琥珀色的眼眸和略略咧开的嘴角模糊又明媚。他感到心中有什么东西在这一刻松动了,一些事情显得渺小,一种柔和温暖的东西填充了无底洞般的内心。他望着直到望见她进入电梯,想起自己忘记回应她,至少也该笑一下。
有一瞬间他想给她打电话,希望她留下,他们去吃个夜宵。衣服兜里的手机滚烫,他最终没有去打,垂眼望了望手中的稿件,转身走向附近的垃圾箱。一一他不过是想要好好地生活而已,写作也只是他填充人生意义的工具,如果它无法给他带来更多的快乐,要把他从幸福中拉远,那盲目的坚持和努力就是可笑的。
陈怜从电梯里挣逃出来,想问问他那些稿件能给她看吗,就算再怎么“自我",她也一定会好好阅读的。却见那个人穿着深黑外套,站在夜里,把稿件整齐地放进垃圾箱里,像安放一个熟睡的孩子,告别一个珍重的朋友。退开几步,他转身离开了。
他走远了。
宿舍楼通往转角的路并不算长,身影很快完全消失在视野里。陈怜收回目光,正见一个女孩经过垃圾桶,要把手里吃了一半的草莓甜筒扔进去。
“软等下!一一"她大叫一声冲上去,女孩显然吓了一跳,举着甜筒不敢动弹。
陈怜自己也愣住了。
低头说几句"抱歉",她在女孩震惊的目光下,伸手探进垃圾桶,把那叠纸抱出来,发现稿纸的最后一页已经染上了外卖垃圾渗出的辣油。早晨。他在寝室楼下接她一起吃早饭。她飞快从电梯口跑出来,隔着三层台阶,揽过他的脖子,在他脸上结实地亲了一下。他懵住了。原本尚带睡意的眼睛变得清醒又困惑。“怎么了?“他问。
她说:“亲你一下,还要理由吗。”
他笑起来,低下眼睛去牵她的手:“不用。”早饭是馒头,他配牛奶,她喝豆浆。吃完后他们就走去图书馆。那天晚上他们在操场上深吻。夜色浓稠,高高的瞭望塔投下亮白的一道光,照亮粉尘。月光暗淡,他们牵手穿过了光线,黑暗便蜂拥而来。天气很凉,他们都只穿了短袖,她这时打了个寒战,他就揽过她,温热的掌心贴在她凉凉的手臂上。好像是怎么也捂不热,他就索性停下,抱住她,炙热和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