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孩子,这是我的阿父,来,喊大……
,威风吃下了他放在做好足够防备的手背上那块肉,表示了臣服,眼神也陡然变得亲近起来。
面对这个毅力远胜自己的新主人,它已经再无半分先前的桀骜鄙视之态。当他抱着一脸温顺的威风出来时,一直守在殿外、做好随时冲进去保护太子的驯鹰人惊得瞪大了眼,直呼这不可能!匆匆赶来的秦王俯身抱起疲惫不堪的孩子,问对方说的是什么不可能。驯鹰人忙躬身解释,鹰生性高傲,越强的鹰越难驯服,他驯服这只凶猛的苍鹰时,前后耗费了一个月,最后花了整整七天七夜的时间才成功把它熬出来。按理说,太子年纪小、个头也还太小,猛禽很容易对这种它们眼中的“猎物"产生轻视心态,一个孩童想成功熬鹰,耗费的时间只会更多一一甚至,九成九会失败!
秦王颇满意地颔首,赏赐了驯鹰人并让他回去。他的世民,自然跟寻常人不一样。
他心心疼看向熬得双眼通红的孩子,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还好没发热,温声道,
“饿了吧?父王让人熬好了黍米粥,先去填填肚子再睡。”说着,抱着孩子阔步朝侧殿走去。
李世民眼下又硪又累又困,这三日,他消耗的除了体力,还有巨大的精神力量,恍恍惚惚之下,实在打不起什么精神来回应秦王了。但他本能地,又想马上就跟父亲分享这份巨大的喜悦。他的思维和动作都比往日慢了很多,摸着威风的羽毛,指着父亲慢吞吞告诉它,
“乖孩子,这是我的阿父,也是你的大父,来,喊大父,以后,你一定要好好孝顺大父哦″
秦王听得脚步一滞,轻叹道,
“世民,你就这么喜欢当别人的父亲么?”想当寡人和扶苏的父亲就算了,竞连只鸟都不放过!李世民实在累极了,趴在父亲肩头喃喃道,“是啊,他们说无忌权势太过,恐会生出异心,我只能告诉他们,我把无忌视作亲子,不是他人能随意离间的…”(2)话还没说完,他就沉沉睡了过去。
这一通无头无尾的胡话,不免让秦王生出了无尽疑心:无忌?魏无忌?
可魏无忌是魏国的公子,早在孩子出生前就去世了,世民怎么可能认识他,还用一种仿若是魏王的语气说出这番话?他把目光,投向了主动紧紧抓牢李世民的鹰。威风从秦王眼中读出了人间王者的锐利,立刻一脸警惕与他对视。秦王盯着它若有所思,莫非,孩子是驯这小东西太累,被什么东西魇到了?他紧蹙眉峰收回视线,命人召太史令来侧殿。李世民毕竟年纪小,这般高强度地熬上三天的夜,一转头就生病倒下了。这回,他退热后断续咳嗽了很久,秦王又心疼又气恼,说什么也不准孩子再出门接触任何人。
一直等到十二月中旬,他的咳嗽总算断根能出门了,马上就迫不及待带着威风出宫去找荀子。
嘿嘿,主要是为了炫耀。
正像他期待的那样,威风是一只被驯化得极其聪明的鹰,自己这趟把它驯服后,根本就不需要再一样样教导本领。
只需下达几个简单的指令,它就兢兢业业担当起了“王宫逐鸦小侍卫"的职责一一
那一大帮结伴飞来想报仇的乌鸦,早就被吓得不知逃去何方了。马车上,李世民亲昵地摸着鹰的翅膀,
“其实威风也很好听的,你确实很威风呢。”蒙恬笑道,
“太子有所不知,先前您发热那几日,威风每日都要飞来守着您,赶都赶不走呢。”
太子一病倒,王上自然迁怒于这只鹰,命人把它扔出了殿中。可这只鹰拼了命地撞击殿门,说什么也要进来守着太子,竞然连送去的肉都不肯吃了。
正是这份护主的忠心打动了王上,他的怒气肉眼可见地消减了不少。李世民摸着羽毛更得意了,
“当然了,威风可是我的孩子呢!”
这话着实过于离谱,蒙恬识趣地默默闭上了嘴。李世民突然想到一件事,忙又问道,
“对了,负刍那件事怎么样了?”
蒙恬告诉他,楚王一收到王上的信,立刻命人围了负刍的宅子审问。然而对方早有准备,带着人马反抄了前去的王宫士卒,两边当场就交手厮杀起来。
如今,楚国已经陷入内乱之中。
李世民若有所思,
“内乱?这倒是个意想不到的好事…那真正的熊犹呢,找到了吗?”“找到了,被负刍藏在了寿春城外一处山洞里看守着。”“唔,确实是负刍做得出来的事。”
蒙恬见自家太子好似很了解对方的样子,感到有些可爱又好笑。不过想到另一件事,他立刻又笑不出来了,“对了,燕太子姬丹上个月跑了,王上已经派人给燕王送去了国书问责…”李世民一怔,
“跑了?”
原本已经脱离历史轨迹的姬丹,怎么,又朝着史书的命运方向奔去了?姬丹跑了,那荆轲刺秦一事还会再发生吗?确切地说,在他一个天策上将的眼中,荆轲并不足为惧。此人不过是被田光姬丹以道义架起来的市井游侠儿,虽有慨然赴死的勇气,却并没有足够周密谨慎的计划和干脆利落一击即中的身手。他刺杀秦王一事,之所以声名远扬,并不是因为他本身有多厉害,而是他刺杀的对象名气太大。
李世民真正担心的是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