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112.第112章 魏王想要拉拢晋王对抗太子

112.第112章 魏王想要拉拢晋王对抗太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政变的情况下,甘心退位去当个太上皇吗。

想都不用想,绝对是不可能的。

除非是说李承乾在杀了青雀跟稚奴后,再把李世民也杀了。

不过那样的话,整个大唐各地,必然是反贼四起。

而李承乾要走的路,最为稳定的路,那就是在拥有足够多兵权的时候,遵循祖制,发动玄武门政变,请二凤移居大明宫,当个太上皇。

就像是二凤曾经对李渊那样。

至于文官。

呵。

李承乾从来就没有在乎过他们,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文官到处都是。

里面或许有些硬骨头,但更多是软骨头。

话说回来,他李承乾好歹也是正统嫡长子。

说起来,这都算老李家的家事了,跟别人也没太多关系。

——

次日一早。

李承乾就拉着李元昌,赵节,前往讲武堂。

还有皇长孙李象。

讲武堂是他的基本盘,即便是累些,也需要先稳住了。

跟李元昌不同,赵节本身还是足够优秀的,不管是文采还是武功,对比年轻一代,都算是上佳。

昨日喝酒时说的话,也让他对讲武堂有很浓厚的兴趣。

在洋州,他也是亲自带过兵的。

只是李承乾抵达讲武堂的时候,还是来得有些吃了。

然而校场上的情况,却让赵节跟李元昌大吃一惊。因为他们抵达的时候,所看到的,便是三百学子分成五班,一动不动的站在校场上。

“这是太子练的兵?”赵节感觉到有些口干舌燥。

他比李元昌更懂军事,深刻的明白这般整齐的军容,意味着什么。

尤其是在主将还没到的时候,就已经队列如此齐整,简直不可思议。

至少在他洋州,不会有这样的情况。

哪怕是十六卫的老兵,也没有这般意志吧。

主要是这精气神,太令人望而生畏了。

“不然呢,待会你听我敲鼓,我敲鼓完后,就换你上。”李元昌低声道。

“好。”赵节一口应了下来。

随着陈云超推着太子四轮陈上了高台,李象也赶忙站在父亲身侧。

下方薛仁贵小跑上前,躬身作揖行叉手礼:“拜见太子殿下。”

话音落下,后方原本安静站着军姿的三百人,齐声大吼:“拜见太子殿下。”

仅三百人,却喊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点卯了吗。”

“禀太子,三百人无一缺席。”

李承乾点点头,而后从四轮车上站了起来。

旁边力士心领神会,躬身把鼓槌递给太子。

李元昌小声跟赵节介绍道:“太子待会敲的是集合鼓,每次操练都是太子先敲,而后下边开始进行。”

“咚!咚!咚!

李承乾上手,敲响战鼓,鼓声在校场回响。

缓慢而沉重的鼓点,每一声都如同撞击在学子们的心上。

咚咚咚!咚咚咚!

只是片刻,鼓点变得越发密集起来,犹如暴雨般急促落下。

似有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加持,所有人的血液,都在这严寒冬季变得沸腾。

咚咚咚咚咚咚!

越来越急促的鼓点。

忽的,鼓声一顿。

只见李承乾扬起双槌,猛的一击在战鼓上。

咚!

“风!风!大风!”

当这一鼓落下,震耳欲聋的咆哮声响起。

声音在校场之上回荡。

赵节已经被震撼到无以复加,眼睛瞪大,嘴巴微微张开,一时竟忘记了合拢。

当初在洋州带兵,自认为也有一些治军之法,但与眼前的景象相比,他才发现自己的那点成就简直不值一提。

李元昌看到赵节神情很是满意,对于操练的情况,他现在已经习惯了,自然不会有太大的惊讶。

李承乾坐在四轮车上摆摆手,旁边李象心领神会,大声道:“太子教,前进。”

八名擂鼓力士大喝:“得令。”

随即擂动战鼓。

下边的学子们,也在鼓声下整齐划一齐步走。

满满的仪式感,似有一种莫名的力量。

别人很陌生,但李承乾很清楚,这就是队列的力量。

其实不仅是队列,包括内务整理,李承乾也在同步进行。

但他没有亲自去,而是让皇长孙李象视察过几次,主要的内务整理,由薛仁贵,裴行俭负责。

太子亲自去查的话,这影响就比较大了。

李承乾的队列训练,在讲武堂还是影响比较大的,毕竟其他如尉迟敬德,李道宗,李勣,李靖这些大将,也都是来看过。

想看看太子是怎么练兵的。

看了后,褒贬不一。

李靖自然是看出了些东西,但藏着没说。

而尉迟敬德,侯君集,程咬金这些人,就感觉没有太多用。

给他们的感觉,更像是操练成仪仗队了。

毕竟太子东宫跟陛下的仪仗队,大致便是这般齐整的样子,可真要说起来,大多数人心里觉得就是样子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