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恶劣影响
纪检委工作人员,与在校学生争风吃醋还差点动手。
就这标题就已经足够吸引眼球,就算陈启明有一百张嘴也解释不清啊!
怎么办?
陈启明用力拍了拍额头,让自己先冷静下来。
想了好一会,还是给赵建伟打了电话。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必须和赵建伟实话实说。
听完事情的经过之后,赵建伟并没有责怪陈启明,只是告诉他带人先离开学校。
挂断电话,赵建伟也觉得这件事难办。
网络这东西可不是他能操控的,找市局的网监大队?
好像也不太行,你也只能屏蔽一部分,现在这件事在网上炒的很火,想压下去也需要一点时间。
怎么办?
赵建伟第一次感觉到了无能为力。
不出赵建伟所料,短短的一上午时间,这条视频已经在网上疯传。
陈启明更是抓狂。
上网解释?
只能是越描越黑?
保持沉默?
那样这个舆论只会越炒越热!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申庆突然开口道“这是有人在纵探。”
听到这句话,陈启明长长的出了一口。
暗骂自己傻,身边不就有个网络高手吗?
“你别光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国栋有些急了。
“我刚刚追踪了视频上传的原地址,发现是个虚拟ip,指向居然是国外。”
申庆解释了半天,大概的意思就是,有人买了网络推手在在制造舆论。
网络推手这种东西,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
其实却一直存在,比如某些网红明星某一时段的新闻热点特别多,这就是网络推手的功劳。
网络推手往往是一个团队,他们拥有常见的各种媒体id,并且有各种任务群。
通过统一发帖,统一语境,迎战、黑、喷等手法进行炒作。
经过他们的运作,一条平平无奇的新闻,都能够上热搜,就别说如此炸裂的事件了。
“你说说怎么办,能不能找到人吧?”
张国栋打人行网络方面也是个门外汉。
“我这么说,就算找到人也解决不了问题。”
按照审计信用的说法,网络它是不断的在扩散,一旦形成了规模没有人能将它压制,
当然这并不绝对,只是需要动用很强大的国家力量才行。
这个就算是赵建伟也没个力度,更别提陈启明了。
“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
陈启明极其无奈地问道。
“暂时无解,就算所有人站出来解释,对方也一样可以引导舆论。”
申庆太了解这些网民了。
怎么形容,许多人就像羊,只要有人领头就会跟着,至于对错根本不会去分辨和思考。
甚至有些人也不屑于去分辨对错,网络只不过是他们发泄的意境。
为的只是去骂人,至于骂的人是不是冤枉,对他们来讲是无所谓的。
也反正随大流骂,也不会受到什么惩罚。
下午,赵建伟刚到单位就接到了杨保刚的电话。
“老赵,那个陈启明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建伟只能解释,没完全是一场炒作,根本就没什么争风吃醋。
“你和我解释没用,现在这件事已经影响到了市政府的形象,你得给大家一个交代。”
说完电话就挂断。
赵建伟知道,所谓的交代就是处理陈启明。
不管陈启明是对是错都必须处理他,处理的陈启明就是给了交代。
不仅如此,作为上级领导赵建伟也做出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平息舆论。
经过一番思索之后,赵建伟打电话将陈启明叫到了办公室。
“启明,我知道这件事你是受了委屈的。”
赵建伟这句话一出,陈启明就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我希望你能放平心态,咱身正不怕影子斜。”
陈启明没让赵建伟再说下去,开口道“赵书记,你就说要怎么处罚我。”
“先停职,等舆论平息了再说。”
陈启明强咽了口吐沫,这才开口道“如果舆论一直不平息呢?”
“启明同志,你要相信组织,世上总有水落石出的时候。”
赵建伟也只能打官腔,还是那句话,网络不是他能控制的。
“我明白了。”
陈启明取出工作证,轻轻的放到了桌上。
“我先出去了。”
离开办公室的那一刻,陈启明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被抽空了。
四周的一切,在他眼里都变得苍白。
他甚至完全没有了方向感,只是垂着头一直向前走。
也不知过了多久,忽听耳边有人喊道“组长,你这是怎么了?”
陈启明猛的回过了神,发现自己正坐在办公位愣愣出神。
他是怎么走回来的,居然半点印象都没有,只记得大脑是一片空白。
喊他的正是张国栋,在他身边还有沈庆刘雨嘉。
“我被停职了,从今天起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