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常山赵云传 > 第一章 邺城投军

第一章 邺城投军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汉末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的一个秋日傍晚,夕阳在宽阔的漳河上洒下片片金色光辉。因为雨季刚过,漳河水波浩荡,像有卷走一切的气势,但水体清澈碧绿,已经把夏季暴雨泛起的浑浊洗涤殆尽。

在漳河边通往邺城的官道上,一位青年骑着一匹白马,迎着夕阳一路奔驰。他一身灰白色麻布长衫,腰悬宝剑,背背长枪,鹿皮套包着枪尖。一张俊朗的面庞上,带着一层长途疾行的风尘。

邺城是当时全国闻名的繁华大城,冀州的州府所在。而冀州号称天下第一大州,无论是经济和人口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

这位青年没有进入邺城,而是绕过邺城北门继续向西。青年骑马疾行的时候,看到路边一座大院门前人流熙攘,他放慢马速,避免惊扰人群,同时侧头望了一眼门前的高大牌楼,上面有四个金漆大字“西门豹祠”。

史书记载,战国初年,西门豹曾为邺县县令,他不仅设计惩治了利用“河伯娶妇”迷信骗钱害人的当地官绅和巫婆,还曾组织发动民众开凿了十二条水渠,引漳河水灌溉农田,让邺县一带更加繁荣富庶,史称“西门豹治邺”。

看到这么多人来西门豹祠酬谢风调雨顺,青年脸上显出浅浅的笑意。他又看了一眼西门豹祠,才催马继续向前。

青年又行了十余里,来到了漳河边的一座小城。在小城入口处可以看到石碑上的刻字,名为“讲武城”。

青年沿着东西向的大街进入小城。他放慢马速,左右张望,不知在寻找什么。很快,青年在路北侧的一座高门大院前停下马来。

这座大院门前有卫兵把守,大门上方的黑漆牌匾上书写着“讲武堂”三个金漆大字。

青年拴好马,问过卫兵,走进院子,来到一处写着报名处的厢房。

这时已近黄昏,负责报名签到的军官正在收拾笔墨,已经准备结束最后一天的报名工作了。青年见状紧步向前,恭谨施礼,说自己是来报名参加明天比武选将的。

军官看到青年人这时才来,而且见青年身着麻布粗衣、满脸风尘,便没好气地责问:“你是哪个郡的,怎么这么晚,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年纪,有举荐信吗?”

青年一脸赔笑,从怀中掏出了报名举荐信,并恭敬地答道:“在下姓赵名云字子龙,常山国真定县人,建宁二年(公元169年)生人,今年二十三。此次是受常山国相举荐前来参加比试的。”

军官接过赵云手中的举荐信,仔细看了看,才给赵云办理了报名登记,并发放了标明赵云基本信息的参赛腰牌,然后又让赵云去看旁边的告示,了解比试安排。

赵云仔细阅读了告示,然后向军官告辞,出院牵马,向小城中心走去,准备投店住宿。

赵云为什么来到这里,要参加什么比试,这还要从汉末的乱世说起。

汉朝末年,皇帝昏庸,朝廷腐败,宦官和外戚把持朝政,卖官鬻爵大行其道,加上天灾瘟疫不断,各地百姓民不聊生,最终引发了席卷大半个中国的黄巾起义。黄巾军虽然被朝廷军队和地方武装联合击溃,但汉王朝也变得日益风雨飘摇。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外戚与宦官恶斗加剧,西凉军阀董卓趁机窃取朝廷大权,开始擅权专政,私自废立皇帝,实施恐怖统治。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多地州郡长官和军阀势力组成“十八路诸侯”讨董联盟,公推袁绍为盟主,共同起兵进行讨伐。

董卓恐惧,裹挟着年幼的汉献帝和朝中文武官员从洛阳迁往长安,又驱迫洛阳百姓数百万人同行,沿途死者不计其数。董卓还下令将洛阳的宫殿、官府、民房等全部烧毁,方圆二百里化成一片灰烬。

“十八路诸侯”联军虽然声势浩大,但并没有齐心协力剿灭董卓的决心和行动,而且相互之间的矛盾、争斗越来越严重。到了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年中,讨董联盟已经名存实亡。

在这个时候,作为讨董联盟盟主的袁绍,逼走了原冀州牧韩馥,巧取了冀州。为了笼络人心、招揽人才、壮大实力,袁绍采纳冀州别驾沮授的建议,在邺城组织了这次比武选将活动,发榜号召全州各郡县官员和地方士绅推荐青年才俊参加,获胜者将被直接封为都尉等官职。

东汉时全国分十三州。冀州辖魏郡、钜鹿、渤海、常山、安平、河间、清河、赵国、中山三郡六国。当时国和郡级别相同,为诸侯王封地,由国相治理,国相的地位同郡太守。诸侯王不参与行政,只是享受当地税负供养。

赵云此时为冀州常山国真定县的一名游徼,是大汉朝最底层负责抓捕盗贼、清剿山匪的小吏。虽然职位低微,赵云却已是全州闻名。他在剿匪保民中表现英勇,颇受常山国相孙瑾器重,几年来一直在郡国中留用。

这次,赵云是作为常山国的首荐武员直接进入最后阶段比试的,所以才来得这么晚。选拔赛比拼已经在两天前结束,正式的决赛比拼将在次日开始。但赵云晚到差点赶不上报名登记,却是常山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