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变身倾世长生仙,我以医术救世人 > 第504章 时政

第504章 时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觉得眼前小辈实在又太过理想了些,却也正符合年轻读书人的性子。

年少轻狂,总是要撞得头破血流才会悔悟,就像跟小孩讲道理是没用的一样!

以开设书院为由婉拒了进入学士阁的邀请,药老只能在心中默认可惜没有继续相劝,言语之中,他们两人都各自表明了立场。

他是为了巩固皇权,而李白是打算为天下治病,说来实在是难以想象,如此年轻所拥有的想法竟与圣人般,不知道是读书读傻了还是为求更高的名利青史留名,总而言之此次见面的结果就此揭晓出来。

道不同不相为谋便是多说无益了,不过总的来说,李白仍旧是个出色的炼丹师,他是比较喜爱的,诸子百家他谁都不信,自有心中一股子想法与气息,邀请不成不至于心胸狭隘的反而交恶。

想法是这般简单,落实到实际中时,药老还是开口说了一句,“真不考虑了?放眼天下,行医用药者不计其数,若想治疗天下顽疾,怎能不依靠朝廷,唯有皇权能改革修补天地所缺,只要朝廷还在江湖武林乃至整个天下都不会乱,百姓就在那里,死几个也是无妨的。”

李幼白并不赞同药老的话,她微微摇头,反问说“别看如今城内歌舞升平,老前辈,您可知去年粮灾,不计算其他州府,整个南州死了多少人?”

“多少?”药老再次追问。

此时,李幼白再次摇头,告知说“这个数字,您还是亲自去寻知府大人吧,我怕所知与事实多有出入。”

离开楼阁时,天空还飘着细雨,水雾密布在空气中,又冷又湿,李幼白踩踏在楼宇下方的玄道里,缓慢而坚定的走向了监药司深处。

在这样的季节里,每时每刻都有人病倒,死亡,成为户部记录中的一串数字,也许能流传百年,千年,后人翻开史书一看,不过是个数字罢了,甚至连留下这丝笔墨的可能都没有。

三月初旬之时,南湖书院进入了改建当中,冬日以后的春雨来得很不是时候,偶尔放缓而又接连几天下来,令得时程延误不少。

到底是着急不得,瓦工的事专业性很强,韩非墨和李幼白两个属于完全的门外汉,不宜指手画脚,这一切便只能静静等待,于是,重心仍旧是停留在名为三国演义的故事书上。

韩非墨心思纯粹,一心停留在践行书院的事上,而李幼白则时刻警惕着,生怕会有人过来打听此书的真正作者究竟是谁,若有人来问,明知是寻常的普通书生,可李幼白总是觉得非常可怕。

天下太大,她从未确认过是否只有自己一个人是穿越者,当然,她的担忧与小心翼翼在过去那么多年后,天底下倒是没传出任何一个有着精确名姓的风云人物来,如此就显得自己太过谨慎。

让韩非墨全权操作书院与书籍的想法,李幼白自己思量再三,心里愧疚着,还是让韩非墨去做了,这是心中属于自私黑暗的一面。

可能她以前不是这样的,究竟从何时开始,藏匿在心底的黑暗被释放出来,李幼白都并不知晓。

之前在清河县时一切事情都做得水到渠成,那个死掉的普通老百姓,必须死在她计划下的人,此时回忆,当真是有极大的罪恶感,哪怕最后成功将粮价打压下她也没有觉得开心。

无论如何,李幼白能够清晰知晓的是,哪怕意志坚定,在时间消磨下,她还是被许多丑恶肮脏的东西给侵蚀掉了。

不闻外事的韩非墨整日埋头在书院中,听取不少李兄的建议,在他看来,书院正在逐渐变好,外头对于南湖书院的关注渐渐变高了。

可能评价仍旧没有改变什么,依然受到读书人唾弃。

大骂说枉费圣人之书,竟是钻研商贾小利,污流成风等等词语,文绉绉的,其中夹杂着许多酸味,然而观察三国演义本书的销售量可知,话是如此,可人的喜好还是难以控制。

三国演义在孩童眼里就是互相比拼武艺的侠客故事,简单爽快至极,而在江湖草莽眼中,关羽为保刘备家眷而暂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义令江湖中人热血沸腾。

从韩非墨口中能够大致得知书籍的购买对象,商贾,官员,对此书有过接触的甚多,不同人眼里流传出来的说法都不相同。

商人警惕乱世风险,官员最重势之消长,有人评价此书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正是魅力所在,不同阅历的人,都能在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画卷人物中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影子。

年节元宵结束之后,中州城恢复平静一段时间,慢慢缓冲沉淀下来,民间议论的各种话题,在经过发酵以后又回归到凡俗当中。

有人多看了几本书,茶楼酒馆里就有不少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油腔滑调说起北边的局势来,加上自己的判断和看法,头头是道,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引得不少人拍手称快连连鼓掌。

在这样的气氛中,有战事助长,三国演义的销量并未受到抄版打击,反而市场上供不应求。

法家严令下不容许刻意妄论时政,违者严惩不贷,规定是这样,真想要从京城落实到远在昔日韩国的都城中州难度大的不是一星半点。

政策再好,律法再严,全要执行所需要的唯一工具还是人,乡下始终是乡下,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