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懒得休妻
离男们看向发声的座位,出乎意料,发声者是平时很少掺乎别人观点的、年纪最轻的叶晓南。梦独看见离男们的目光全射向自己,他知道在那些人的眼里,他是个年轻毛嫩的毛头小子,有人甚至误把他当成游戏爱情游戏婚姻的闪婚闪离者。他不由地站起身来,像是要跟谁进行一场大辩论。
但,既没有人说叶晓南不该不尊重长者随意打断樊主编的话,也没有人把他的话头抢过去,而是全看向梦独,等着听这个名叫叶晓南的年轻人发表高见。
梦独说道:“如果单单从剧情上看,陈世美对父母大人生不养死不葬,抛妻弃子,并派韩祺追杀秦香莲和一儿一女,这些罪行,真乃十恶不赦,丧尽天良,灭绝人伦,死不足惜。
“但正如肖大师所说,这故事的背后却有着不少漏洞,比如,智商很高的陈世美高中状元,离家三年,他为什么没有早早采取欺骗的手段回家对秦香莲假意安抚,那样他不就可以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安安稳稳当他的驸马爷了吗?(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多了去了)
“再比如,为什么陈世美一去三年杳无音讯,他怎么连给秦香莲修书一封都舍不得呢,他是不是太傻?在这三年里,他究竟是何时考取了状元又是何时被皇上家公主的绣球砸中成了驸马爷?
“又比如,陈世美和秦香莲所处的社会是封建社会,女人地位低下三从四德夫为妻纲,考中状元的陈世美在那个社会那个年代想三妻四妾不是易如反掌且不会有人提出异议之事吗,退一步讲,既然他不喜欢秦香莲了,他给秦香莲写下一纸休书不就完事大吉啦?可他偏偏不吭不哈还愚蠢地犯下了欺君之罪。
“还比如,为什么家中遭遇荒旱被饿死的是陈世美的亲爹亲娘而不是秦香莲或者其子其女,虽然秦香莲说他们二老是瓦上之霜风中之烛?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就是,陈世美和秦香莲的婚姻早就已经成了一桩有其名而无其实的僵尸婚姻,一桩死婚姻?可是陈世美却无法解除他和秦香莲在当时并不存在的“婚姻”,迫于那么多种世俗的压力,他无法给秦香莲写出一份分道扬镳的休书,中状元之前他无法写出,中状元之后哪怕他浑身是嘴也无法说清楚为何要给秦香莲写下一纸休书了,甚至可以说,他有些自欺欺人,懒得给秦香莲写下一纸休书,只好选择逃离的方式一去无踪。所以,陈世美名义上是去参加赶考,实际上是逃避,逃避秦香莲对他的箝制,逃避与秦香莲的婚姻,逃避家庭对他的重压。而赶考,是他出逃的最正当的理由,也是全家人最无法反驳的理由。
“有人也许会有疑问,认为,既然陈世美不爱秦香莲,为什么还跟她生下了一儿一女?可以肯定的是,在那个年代,他们之间的婚姻绝对是封建包办婚姻,他们之间并没有爱情,他们生下孩子不是因为爱情,而只是为了完成上一代人对他们寄予的传宗接代的义务,可是陈世美读了很多书,明白了很多寻常人不明白的道理,有了小知识分子的穷酸气,同时也明白了爱情的某些内涵,他不爱秦香莲,可是秦香莲却是他的妻子,有无数个正当和非正当的理由向他索取爱……他受不了了,但却没有能说服父母说服秦香莲说服亲友邻人的正当理由离开家庭,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他决计走上赶考之路,我重复说一遍,对陈世美来说,赶考是一个能说服所有人、令所有人无法反驳的好理由,没有人能阻拦他的上进。父母大人和秦香莲却并不知道,赶考是陈世美逃离家庭逃离婚姻的计谋,一个不能见光的计谋,其实,无论他考取功名或考不取功名,他都不会再回到那个痛苦的婚姻泥潭里去了,他宁愿背上弃养双亲抛妻弃子的恶名。
“可喜而又可悲的是,陈世美考取了功名;更可喜而又更可悲的是,陈世美还被皇上一家看上了,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公主喜欢他,还对他温柔体贴,竟然在得知陈世美停妻娶妻的事实后也不记恨陈世美且全力全意维护陈世美。而陈世美呢,面对高官厚禄,面对荣华富贵,面对如花美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白活了几十年终于可以做一回人上人的良机来了,作为一个正常的男人,他如果不动心,如果甘于清贫,如果甘愿守着一个貌丑而年老且脾气又臭又硬的女人,反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反是让人觉得他不是从人间烟火里来的。
“可是我认为,陈世美之所以愿做驸马爷入赘皇门给人家当乘龙快婿,并不仅仅是贪慕荣华,而且还有一个为很多人忽视了的更深层的原因,这就是,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在精神上多少年来早就与秦香莲分道扬镳了,但在名义上,在人们的眼里,他们依然是夫妻,而他的考取功名是自我奋斗得来的,他考取功名,本就是为了逃离婚姻,可是功名却成了他的累赘,他不想轻易失去功名和手中的权杖,他得保住它们,他担心的是,秦香莲也许有一天会找到他的,会跟他撕破脸皮大闹的,会把她原来的唠叨、聒噪说成是体贴关心,说陈世美的功名有她的一半。
“很不幸,陈世美的担心变成了血淋淋的现实。这个时候,秦香莲看似是一个弱者,其实更成了一个强者,她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并且获取着无数不明真相的乌合之众的同情和声援。而陈世美呢,恰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