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外资反击
团有技术和市场,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靠自己做到国际化。”
“可问题是,他们真的会让我们保留自主权吗?”李成林声音低沉,“我不信他们这么容易改变态度。”
市场部负责人赵强则显得更乐观:“只要协议谈得好,不让他们接触核心生产环节,我们就能控制风险。”
团队内意见分歧明显,支持者认为应该抓住机会,反对者则担忧这会是泗科酸野的一步险棋。
苏小婉听着大家的讨论,眉头紧锁,最终说道:“这件事我会再仔细考虑,短期内先不做决定,但我们必须准备好应对可能的后续动作。”
会议结束后,苏小婉回到家,看到李成林正在厨房忙碌。他端出一盘热腾腾的菜,笑着说:“先别想那么多,吃饭要紧。”
苏小婉勉强露出一丝笑容,但心底的不安却未曾减轻。
饭后,李成林坐在她身边,认真地问:“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苏小婉叹了口气:“这几年厂子一路走来不容易,我不想因为一次错误决定毁掉大家的努力。但说实话,这次机会如果错过了,也许我们永远没法迈出这一步。”
“有些路不能急着走。”李成林拍拍她的肩膀,“我们可以放慢脚步,先把国内市场彻底稳住再说。”
苏小婉点点头,但她清楚,这件事并不会因为时间而简单化。
几天后,莱茵集团再次发来邮件,详细列出了合作的初步方案。
泗科酸野厂的品牌保持不变,但新品牌开发由莱茵集团主导;
莱茵集团提供1亿元注资,占股比例不超过30%;
双方合作开发国际市场,并承诺不干预泗科酸野在国内的运营。
这个方案看似极具诚意,但苏小婉依然觉得其中隐藏着风险。
更令人意外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泗科酸野厂的市场推广突然遭遇了“技术问题”:原本约好的直播间被临时取消,物流合作商也开始频繁延误发货。
“看来他们已经开始施压了。”李成林冷笑,“这是想逼我们低头。”
苏小婉紧握拳头,沉声道:“既然他们出招了,那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面对外资的步步紧逼,苏小婉决定采取反击措施,主动发力。
1.渠道联盟:苏小婉联系了国内几家知名食品品牌,共同推出“国货联盟”活动,打出“国货当自强”的旗帜,吸引消费者关注。
2.品质溯源:通过直播与短视频平台,全面展示泗科酸野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生产过程,增加消费者的信任感。
3.线下推广:与全国连锁餐饮品牌合作,在门店推出限定酸野产品,进一步打开品牌知名度。
短短一个月内,这些措施初见成效,消费者对泗科酸野的支持度明显提升,市场份额也开始逐步回升。
就在一切似乎逐渐好转时,一封匿名信出现在苏小婉的办公室。
信中只写了一句话:
“看似安全的合作,才是最致命的陷阱。”
苏小婉看着这行字,心中猛地一紧。
她冷静下来,仔细分析,这封信是谁写的?是出于善意提醒,还是又一个阴谋?
“成林,你怎么看这件事?”苏小婉把信件递给李成林。
李成林看完,神色凝重:“要么是内部有人对外资不满,要么是对手在挑拨我们的信任。总之,这封信不简单。”
“我们不能大意。”苏小婉点头,“合作的事还得再放一放,这次的选择关系到泗科酸野的未来,绝不能轻易决定。”
随着泗科酸野厂的声势越来越大,莱茵集团的态度变得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