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婚
人也会越来越多,与其等雷爆,不如我们主动离开,倒能换一个安宁。”
于两楹:“纪大夫怎么说?”
谢语屿站起来,将请辞表小心收好:“她对我,对其他人都有误解。”皇上隐瞒着自己的身份,假扮一个普通猎户。但不管他伪装得多好,他都是九五至尊,永远也不可能抛下一切,离开汴京。
皇上不会陪纪平安跨过山川河流,而他可以。只要他陪在她身边,总有一日会打动她。
只要这样,就好。
察觉谢语屿心意已决,于两楹笑着说:“你决定就好,我都听你的。你和纪大夫去哪里,我去哪里。”
谢语屿:“谢谢你,娘。”
取得于两楹的同意,谢语屿将请辞表递交了上去。捧着龙神卫上交的谢语屿请辞表,福如海感觉自己捧的不是官员请辞表,而是一块烫手山芋。
福如海站在门外,深呼吸做心理建设,左右不敢进,不敢报。柳星渊过来交班,提醒道:“你不进去,干什么呢?”福如海压低声音:“龙神卫谢大人的请辞表。”柳星渊:“辞官就辞官呗,想当官的人那么多,不缺他一个。”福如海:“你傻啊!纪大夫前脚刚说要外出游历,谢大人后脚就辞官。巧合吗?”
柳星渊恍然大悟:“你是说,纪大夫和谢大人约好了一起离开?”完了,这不找死吗?
福如海推了推柳星渊:“你别打扰我了,我得进去了。”菩萨保佑。
福如海心底默念着将请辞表和其他奏折一起端了上去。然而,他所猜测的暴怒并没有出现,周晟只是扫了谢语屿的请辞表一眼,便搁置到了一旁,轻描淡写十分平静地说道:“告诉参步军司都指挥使,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不允许任何人轻易辞官。”
福如海躬身道:“是。”
说完,福如海偷瞄着周晟的表情,太平静了。平静到他这个贴身首领太监都猜不透一点陛下的心思。福如海小心退下。
是啊,这些日子陛下因为纪大夫在他们这些奴才面前放松了几分,让他忘了。
忘了如陛下这样的天子,如果不想让人看穿自己一点心思,是没有任何人能看穿的。
傍晚时分,天气十分闷热,下了一场小雨。细雨稀稀拉拉,打伞,油纸伞太重,穿蓑衣,又太慎重了,可是不打伞,衣衫又会被打湿,虽说只是湿了面上薄薄的一层,还是很让人难受。纪平安对着镜子照脖子上的伤,已经好了许多了,最近吃东西也能吃得多一些了。
估摸着再过几日,就不会疼了。
忽然,纪平安脑海中传来叮的一声。
炮灰系统上线:“纪大夫,出逃计划我们这边已经准备好了,你准备好了吗?”
纪平安:“好了。”
纪平安声音嘶哑难听,如车辙滚过细沙,十分勉强。系统:“纪大夫,你嗓子没好,不用勉强说话,在心里回复就可以了。”纪平安点头。
系统:“那我们定在后日西时二刻如何?这个时间点,稍微拖一拖天便黑了,天黑之后逃走更不易被人发现。”
纪平安在心里回复道:“好。”
纪平安等了一会儿,系统没再说话了,估摸着是去给许芍珺报告消息了。正当纪平安发呆的时候,一支荷花从上往下出现在她眼前。谢语屿笑道:″好看吗?”
他走到纪平安面前,附身低头,用只有两个人的声音对纪平安说道:“我娘摘的,这是里面最好看的一支。”
纪平安点头,用手语比了个谢谢。
后日就到了生死定论的时候了,纪平安心中忐忑,想到还没与于两楹告别,又比手势问了一些于两楹的近况。
因为于两楹的身份特殊,谈及她时,谢语屿总是会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话,而旁人不知情,单从身后看,只会觉得两人在咬耳朵,亲密无比。屋外,福如海举着竹青色的伞,周晟站在伞下,目光阴沉。柳星渊站在旁边,正要出声提醒纪平安,周晟抬了抬手,“回吧。”柳星渊:“陛下,我们来了不进去吗?”
周晟语气平淡:“不用了,人家不想见。”柳星渊想起这两日来纪平安的回避,也说不出其他话来,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离开。
回到宫内,周晟继续批阅奏折,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福如海小心站在一旁恭候。
柳星渊护卫在侧。
这一批阅就是一夜,上朝结束后,周晟继续批阅奏折。福如海换上新茶:“皇上,休息一会儿吧,都一夜没睡了。”周晟放下毛笔,左手撑着头,眼皮微微垂着,似乎在思考什么重大的决定。眼看新茶又凉了,福如海小声唤道:“皇上。”周晟慢慢抬起眼皮:“宣翰林学士承旨。”福如海:“是。”
须臾,翰林学士承旨被带了进来。
周晟命令道:"草拟旨意。”
翰林学士承旨:“是,陛下。”
周晟:“龙神卫都指挥使谢语屿,一年以内屡立功勋,成绩斐然,乃国之栋梁。宋家女宋知音,秀外慧中,博学古今,堪与之相配。今赐婚于二人,望二人以后同心同德,共修其好,成就千载佳话。”翰林学士承旨:“是,臣这就去办。”
翰林学士承旨接到旨意,略加修饰词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