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下马威
多铎在大清的将领中,绝对算得上是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同时他的头脑也是异常的清晰,往往能通过一些细节看到问题的本质,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拥有超乎常人的战场阅读能力。
当正在指挥部队攻城的多铎看到一支明军步兵出现在自己身后的时候,他首先是惊讶。因为这个时候,这个地点,明军的出现太反常。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明军从海上来。但是受限于满族对于海洋的认知,也是这些年燕震的保密工作做的比较好,他对于明军渡海作战能动员十万大军是绝对想象不到的。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趁着明军立足未稳,杀过去冲散明军的阵型,只要前方的明军一乱,就会引起溃散。这样剩下的事情就简单多了,漫山遍野的追杀溃散的明军是清军前些年经常做的事。
于是在多铎的命令下,三千镶白旗精锐骑兵,在一阵牛角号的呜咽中缓缓聚成攻击阵型。缓缓的开始向着明军阵列线移动,这三千镶白旗骑兵的将领叫图鲁什,也是个身经百战的主。接到豫亲王多铎的命令后应了一声“嗻”,带上三千骑兵就开始准备冲阵。
冲击明军阵线对于八旗军来说并不陌生,自从努尔哈赤十三副盔甲起兵开始,八旗军面对这样的明军阵线可以说是无往不利。不过今天这股明军倒是有些奇怪,就这么薄薄的三排就想挡住大清的铁骑?估计就是一帮被忽悠来的新兵,没挨过战场的毒打。图鲁什想到这里直摇头,他没有参加过崇祯七年随皇太极进关的行动。没有亲眼看见线膛燧发枪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威力,更不用说现在的后膛步枪。随着登州工业区近年来的技术大爆发,雷汞技术的出现,后膛枪已经普遍装备了修罗营和北京城里的禁卫军。之前的线膛燧发枪,则是全部交给边军使用。当然,随着产量的逐步提升,边军也要逐步更换后膛枪。由于这种后膛枪是在崇祯十年开始装备部队,所以这种枪被命名为“祯十”步枪。“祯十”步枪可以在300米内有效破甲杀伤,但是1000米弹头依然可以伤人只是破甲会有所减弱。
镶白旗骑兵的马速渐渐提了起来,三千匹战马形成的威压铺天盖地的袭来,如果是一般的步兵阵型,此时已经会有人左顾右盼。但是对面的明军依然军容严整的站在那里,仿佛没有看到这三千名名震天下的八旗铁骑一般。
图鲁什心中默默算计着距离,按照以往的经验,明军在八旗铁骑的威压下,很快就会提前放铳,然后手忙脚乱的填充火药。而这个时候骑兵往往还没有进入火铳的射程,对八旗勇士造不成任何的伤害。但随着骑兵冲击对方的距离越来越近,火铳兵往往就会越来越紧张,手抖之下火药装填速度下降,装药量也越发难以控制。等到个别明军火铳手,哆哆嗦嗦的发出第二枪的时候,声音会变得凌乱,形不成有效的弹幕。顶过这一轮之后,就进入了八旗铁骑的骑射射程,铺天盖地的箭雨下,明军就会越发的紧张。这个时候明军阵中往往还会出现炸膛,被炸的满脸血肉模糊的明军火铳手发出的撕心裂肺的大叫,会让身边人变得心绪不宁,如果是一般的内地明军这个时候应该已经会有零星的逃兵出现,临阵脱逃就想传染病,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这也是很多武将在战场上对逃兵杀无赦的原因。再然后,就应该是八旗铁骑冲入明军阵中收割人头的快乐时光了。
剧本应该是这样的,图鲁什以往的经历也应该是这样的。但是由于镶白旗当年没有随皇太极进关,而从关内回来的清军在那一战也并没有和修罗营有过太多的直接交手。所以关于修罗营的作战特点并没有人给他讲过,交过手的只有汉军旗,但当年鲍承先的汉军旗在那一战都被明军给埋了。所以就造成了在八旗军的心里,明军还是之前那个刻板印象。至于当年的汉军旗为什么会全军覆没?汉人菜呗!萨哈廉为什么会陷在关内?明狗用的奸计呗!
李春龙手持单筒望远镜,看着越来越近的八旗铁骑一脸的镇定。不急不缓的下令道:“各部注意,举枪瞄准!”
咔!士兵们镇定自若的将枪托抵在右肩,每个人都放缓了呼吸,透过缺口找到准星,将对面选好的目标三点一线对准。
明军的阵线只有薄薄的三层,每一排一百人间隔就有拿着小红旗的百夫长。这些百夫长则是盯着各自的千夫长,千夫长身边站着一名手持绿色令旗的旗手。
“按顺序,三排依次开火!”李春龙下令道。
呼啦!数杆绿色令旗向下挥动!
“开火!”百夫长们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一看到绿色令旗的挥动,一个个声嘶力竭的将手中的红色小旗一挥喊道。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清脆的枪声响起,图鲁什露出讥讽的神情,这支明军果然还是菜鸟,这么远就开枪了,真是一群胆小鬼!
但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身边的骑兵们一个个翻滚着跌落马下。这…这是怎么回事?不…这不科学…他赶紧放低了身形,藏在马脖子后面观察着前面的动静。
绿色令旗再一次翻卷,百夫长们的怒吼声中,第二排的枪声没有任何停顿又一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