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都尉李严
“援军?!对了!求援的人派出去了吗?援军何时能到?”灌洵这才想起援兵的事。
“回太守,两路求援之人早已派出,算算时间,此刻应该已经到达襄阳以及洛阳。不过荆州(南阳属荆州)刘刺史(刘表)刚刚到任不久,只怕无力组织援军救援南阳,即便是能派出援军,想必也没有多少。倒是朝廷这边,洛阳距离宛城快马不过两、三日距离,若朝中能派出援兵,我等最少也需守住城池十日。”
“不过几天就可以来回的距离,为何要守十日之久?!”灌洵本能的问道。
郭海看了灌洵一眼,叹了口气道“哎,大军出征,光是组织人马,准备粮草辎重就需要数日,何况求援之人将信送到洛阳,朝堂诸公仅是商谈出兵事宜,又不知要耗费多少时日。所以,若是援军十日能到,便已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结果,说不得,要守上半月甚至一月。”
灌洵虽不通军务,却也能认同郭海的话。
朝堂之上,派系林立,平日里的小事,还都互相扯皮,更别说出兵打仗这样的军国大事,太多的利益相关,需要点时间也实属正常。
可认同归认同,但灌洵现在还处在最前线被贼军包围,由不得他不时刻心惊胆战,只盼着援军早日到达。
“可这么久!能…能守住吗?”灌洵于是忐忑问道。
“……”郭海沉默地看着灌洵,他亦不通军务,实在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但面对灌洵期盼的目光,还是安慰般地说道“想必是能的。”
“太守大人,守城之事,何不问问李都尉?”主薄许利出言提醒。
是了,打仗的事自然要问懂行的人,灌洵也是被黄巾搞得心乱如麻,一时间竟然忘了这个。
“对了,李都尉在哪?怎么今日议事没有来?”灌洵好奇问道。
“回太守,李都尉说是要在城上指挥布防,没空过来,并说太守若是找他,可前去东门城楼。”许利面色阴沉地笑道。
“这个李都尉,太大官威,太守议事不来便罢了,怎还让太守亲自去找他?”灌洵的幕僚张骅小声道。
郭海看了下许利两人,正色道“此贼军围城,南阳危急存亡之时,李都尉掌管郡内兵事,守土有责,其亲自登城布置防御正是当务之急。若来此议事,又如何能随时掌握贼军动向?故,还请太守登城,听听李都尉的布置,我等也才好心中有底,便于安抚百姓,调拨粮草器械。”
他内心十分鄙夷许、张二人,如此危急时刻,居然还想着攻击同僚。
好在灌洵没有细想许、张的话中之意,加上他也十分关心宛城的布防,便点头说道“郭郡丞言之有理,不去城上看看,实在放心不下。诸位不妨与我一同前去,也好商议接下来如何守住宛城。”
“愿与太守大人同往。”郭海第一个表态。
郡内的一、二把手都要前往,许利等人也只得跟随,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自太守府往东城而去……
“李严拜见太守大人。”南阳都尉李严先是朝着灌洵行礼道,随后又朝着身后众人拱了拱手,算是打过招呼。
此刻他身着铠甲,腰悬佩剑,目光坚毅,颌下长须飘荡,给人一种儒将风采。
“正方,情势如何?贼军可曾攻城?朝中援军最快也要十天半月才到,宛城可能守住?”灌洵此刻根本无心这些虚礼,开门见山地追问道。
“哈哈哈哈!太守大人勿忧,有李严与众位将士在,宛城自是固若金汤。区区黄巾贼寇,别说是守半个月,即便是守上数月、半年,只要粮草不缺,又有何妨?”李严哈哈大笑道。
“此话当真?!”灌洵惊讶李严居然有如此信心,甚至怀疑他只是说好听的来安慰自己。
“就是,说大话也不怕闪了舌头,贼军可是有十万大军,我宛城虽然城高墙厚,却也难保万全啊。”许利阴阴地说道,他真就看不得李严这嚣张模样。
“绝无虚言!”李严完全无视了许利,朝着灌洵正色道。
随后一指城外,引导众人看去“诸位请看,远处便是贼军大营,从旗号上看,东门这边的贼军应是刘辟与黄邵部,目测有两万多人马,其中还有不少老弱妇孺。南门则是何仪、何曼两部贼军,人马比之东门略少,算上老弱大概有一万多人。如此算来,东、南贼军加起来不过三四万人,其中能战者不过半数。”李严先是为宛城的一众官员介绍了下大概的形势。
随后又瞄了一眼许利,轻蔑的笑道“至于许大人口里的十万大军,不过是贼军为了壮其声势对外宣称的虚数,吓唬吓唬胆小之辈罢了。”
“你!”许利如何听不懂李严的讥讽,他的确不懂兵事,这才人云亦云地以为真有十万黄巾。
今日登城,看着贼军连绵不绝的营地,更是笃定十万之数,却不料出了如此洋相。
“即便只有四万人,依旧数倍于我宛城守军,加上之前他们还曾攻破数个县城,战斗力不可小觑,李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