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
窗外冷风戚戚。
直至坐上马车好一会儿,纪黎都还未彻底回神。
少年人生得极为精致,眼睫似鸦羽,眸光如点漆,每每温和地望向人时,面上总是一副乖巧模样。
可偏偏,片刻前最后那一眼,总叫人觉出几分与先前截然不同的窒息感。
情爱扰人心智。
再理智的人,也难免会被转瞬间的感受所裹挟,滋生无限的嫉妒。
那眼神更是黑雾雾的,带了点戾气。
纪黎想了会儿,奈何实在是对感情慢上半拍,有些摸不清方向。
她这次本也就是想借太子一党的手顺水推舟下。
如此…倒是省了力气。
大约是来时被下了药,回去的路竟比纪黎预想中还要快上许多。
宫门由远及近,等她回了宫院,堪堪天黑。
谢允丞的人显然在找她,纪黎前脚刚到,后脚便被请了过去。
这次不是旁人,正是往后的总管太监小顺子来引她,“纪小姐。”她瞥见纪黎穿戴整齐,心下微松,“往后您可得当心点儿。”
纪黎一顿,破天荒地用余光扫了他眼。
先前的女官唤她“殿下”,小顺子却一直未曾改口。
“怎么,旨意还未昭告天下吗?”
小顺子神情不变,行至拐弯处,见纪黎跟上才继续,“您说笑了,咱家哪懂这些…”他带着点不明显地讨好,语气恭恭敬敬,“有什么事儿,待会殿下会告诉您的。”
见又是个嘴牢的,纪黎索性敛了神色,淡淡应了声。
宫中景致甚佳,层层掩映下,大路小路众多。
纪黎久未至宫中,眼下走着走着,才发现布局原来早就已经有所变化。
小顺子把她带到了地方,便躬身退至一旁。
这座宫殿与前世那座极为相似,泛黄的瓦,朱红的墙。
廊边坠着数盏宫灯,蜿蜒的屋檐一路延展。
身后的朱色大门也跟着一道合拢,很快便彻底隔绝掉外头的几丝光亮。
纪黎并未行礼,而是上前几步。
在临到人前时,又骤然停了下来。
寝殿内灯火通明,大约是为了方便,单独辟了间处理政事的隔间。
谢允丞坐在上首,轻轻握着御笔,几下就做了决断。
一如从前,他面对眼前人。
窗棂没有关严,大片冷风从缝隙处倾贯而入,直直扑进殿内。
经过距离的削弱,再度丝丝缕缕扫过纪黎的面庞上。
“你回来了。”谢允丞静静坐在靠近窗边的背椅上,凝视着她。
清俊的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眸更是黑沉沉的,让人一时难以把握住其中的诸多情绪。
谢允丞盯着她,“阿黎。”搁下御笔,手下转而轻轻抚摸着什么,“我刚才在想,你到底什么时候会回来。”
男子一副胜券在握的姿态,但偏偏眸中的暗色浓得似是下一瞬便会将人彻底吞噬,“又是怎么回来。”
纪黎收回视线,不答反问,“我一直想问殿下,关于…封我为公主的旨意,是你的意思还是陛下的意思。”
谢允丞忽地一顿,抬眼瞧她。
那是一种很难形容的目光,带着复杂的试探,却又像是徘徊不定的人终于将被拉回到岸边。
隐秘地,欣喜地,想要将秘密宣之于口,公布于众。
“现如今,是谁的意思重要吗?”他极浅地笑了笑,眸底带着一种奇异的色彩,“你不必纠结于这些。”
“只需要耐心地等待。”
“外头的人都在传,说这皇城要变天了。”纪黎淡淡道。
并未因为对方这副模样而有一丝波澜,“是我该恭祝殿下,马上要得偿所愿了。”反倒是把话挑明,“我只是想知道,殿下的这份大业里,有没有强加而来的…我的一份,纪家的一份,仅此而已。”
“侩子手杀人之前还会给囚犯解解惑,不是吗?”
他静默了会儿,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似的,“阿黎,你真的觉得我得偿所愿了?”
谢允丞站起身,向她这个方向走了过来,纪黎这才看清,烛火摇曳之下,他手里握着的东西。
是一个款式别致的合卺酒杯。
纪黎一怔,忽地想起来外面那些别的传言。
王朝更迭固然是大事,可街头巷尾里最津津乐道的仍是那些缠绵悱恻的桃色传闻。
如今京都热议的,除了太子与四皇子的皇位争夺,无外乎就是两位皇子的婚事了。
世家大族择亲,女子的幸福并不重要,能够为家族带来多少利益才是第一需要考虑的因素。
崇安帝迟迟不现身,京中的传闻就越发离谱。
谢允丞不可能不知晓这些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