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我爸是李刚
第二日早朝,高志云紧赶慢赶都迟到了,免不了被文武百官调侃一番。
早朝过后,高志云单独留了下来。
朱元璋慢慢走到高志云的身边说道:“听说城南有一家小酒楼,里面的安徽菜很正宗,今日我们微服出宫去品尝一下。皇宫里的菜都吃厌了。”
“我也想吃这口很久了。”
两人换上私服,挑选了十名侍卫跟随左右。
两人边走边聊着朝廷的各种安排事宜,不久后,一家名叫“徽记”的小饭馆出现在眼前。
老板胡子花白,稍有驼背,衣着简朴整洁。
老板见二人及其随从气度不凡,连忙安排众人就坐。
朱元璋看到侍卫恭敬地站在两侧,感觉也有些不自然,于是说道:“你们也坐。”
作为侍卫,与皇帝同坐乃大不敬之罪,侍卫一时之间都呆在在原地。
“朱老爷说坐,你们就坐吧。出门在外,都别板着。”
眼见高志云发话,侍卫们只能在两侧的饭桌前就坐。
“老板,你们家做的可是正宗的徽菜?”朱元璋问道。
从刚才的情形,老板心知来人身份必定不凡,于是恭敬行礼后答道:“回禀这位老爷,小人原籍凤阳,原本经营餐馆,做的都是正宗的安徽菜。”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随后说道:“那就把你的拿手菜都来一份。”
朱元璋和高志云难得有这样聊天的时间,一边喝茶一边聊着两人在淮西化缘的三年时光。
不一会儿,凤阳酿豆腐、梅市咸水鸭、地锅鸡、梅白鱼、清炒时蔬、安徽板面就摆上了桌子。
朱元璋率先夹起一块豆腐放入口中,一股熟悉的味道瞬间涌上来,不禁笑着点点头。
高志云也不客气地大快朵颐起来,实在太怀念这股味道了。
两人吃饭期间,老板一直恭敬地站在边上服侍。
直到看到两人狼吞虎咽的情景,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吃饱喝足,朱元璋心满意足,大赞老汉做的徽菜正宗。
朱元璋赞道:“老汉,你的手艺很不错。家中可还有他人?”
“回禀老爷,小人膝下有两子,都在军中效力。大儿子鄱阳湖一战战死沙场,二儿子目前在城中当侍卫,主要负责巡逻和治安。小人老家已无亲人,二儿子用他的俸禄帮我开了这家餐馆,也方便彼此照应。”
“平时生意如何?”朱元璋接着问道。
“回禀老爷,还过得去。皇上英明神武,推翻元朝暴政,以前在家乡都吃不上饭,现在也算是衣食无忧。”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起身准备离去。
高志云掏出十两银子放在桌上,老汉连忙推辞。
毕竟这十两足足够他们生活半年的。
高志云握住老人家的手,安慰道:“老人家,我等也是从军之人。当前的太平盛世都是靠你儿子这样的人拼杀出来的,小小心意,你安心收下便是。”
话已至此,老汉只好收下。
“你儿子姓甚名谁,如有机会的话,或许还可以交流一二。”
“回禀老爷,小二名叫胡文光。”
胡文光,高志云默默把这个名字记在心里。
随后,朱元璋和高志云在城中散步,看着老百姓安居乐业,两人心中甚是安慰。
突然,前方一阵骚乱,五匹骏马在大街上横冲直撞。
为首的人身着紫色华服,口中大叫着“滚开,都给我滚开。”
人群纷纷向两旁退去,一名老汉行动不便,一个趔趄摔倒在路中间。
这五人没有任何停下来的迹象。
眼见就要撞上,一名负责巡逻的侍卫从人群中冲出,把老人护在自己的身下。
同时,“砰”的一声,一把茶壶精准地打中了马的脑袋。
马儿顿时倒地,面对如此突然的变故,马上的公子毫无准备,跌了一个狗吃屎。
周围的人们顿时哄堂大笑。
其余四人赶紧下马,手忙脚乱地扶起倒地的公子。
“李公子,你没事吧?”
为首的李公子怒不可遏:“大胆,谁敢挡本公子的路?”
眼见护住老人的只是一名巡逻的侍卫,李公子更是气愤,怒骂道:“一个小小的侍卫胆敢拦住本公子的去路。你叫什么?本公子一定让你滚出京城。”
“我叫胡文光,维持京城治安乃本人职责。当朝律法规定大街之上不可骑马,就算你告到统领那里,本人也是如此回答。”
看着不卑不亢的小侍卫,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
高志云悄悄告诉朱元璋:这个小侍卫乃是刚刚饭店老汉的二儿子。
这时的李公子才想起来那把飞来的茶壶,大喊道:“刚刚是谁扔的茶壶,给本公子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