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章
再骑行,而是找个存放单车的空地进行存放。
看单车的是六十多的老人,给了他们两张竹子做的牌子。牌子上面用毛笔写上了车号。
老人把相同车号的另一张竹牌挂在单车头上。
等他们来取车的时候,拿着竹牌给老人,老人帮忙对着竹牌上的车号,让他们按照相似的车号取车。
停单车一天一辆的费用是一分钱。他们有两辆自行车,要两分钱。
当时的物价低,一分钱能买一个包子或两颗糖。
他们现在没钱,可以等卖了竹制品有钱后再拿钱来取车。
不存放单车是不行的,镇上人多,如果大家都推着单车前进,会造成交通拥堵,前后左右的人都会叫你去存车。
穿过一段三合土路面,进入镇中心,地面是水泥路,而且有几座顶棚为瓦片的长型交易棚。
进入交易棚需要缴纳固定的摊位税。
他们这种散农售物不想交摊位税,则不能进入交易棚,需在外边水泥路上摆摊。
只要把物品摆在两侧,不影响通行,有空位的都可以摆,没有太多限制。
不过原著说这是改革开放初期才这样,后来散农售物都要交摊位税。
三人找了一块两侧卖竹笋的空地放下竹制品。
没一会后,有人跑来问竹篮怎么卖。
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刚开始实现物品流通自由买卖,得到物品不再是用票据换,而是钱,很多不是必需品的物品没有定价。
再加上这是书中世界,作者连结婚证需要花费多少钱都不知道,经常被读者吐槽价格胡乱一通。
所以不能用现实里80年代的价格来衡量这书中世界的价格。
何皎随口一说:“要不你看着给吧。”
客人说:“三分钱行不行?”
“那肯定不行。”何皎觉得对方不懂事,乱砍价,声音都大了:“包子一口吃下去,才花多少时间,都要一分钱一个。这竹篮编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没五毛钱不卖。”
“这么贵,不卖了。”
何皎冲着对方的背影说:“五毛钱还贵。不卖五块就不错了。”
旁边卖竹笋的阿姨说:“小姑娘,竹篮卖五块钱太贵了。五块钱可以买好几斤猪肉了。”
“所以我才说卖五毛钱。”
阿姨点头说:“五毛钱差不多吧。要不你卖我一个?”
“你都卖竹笋了,难道不会编织竹篮?”
“卖竹笋不等于有了竹子就能编竹制品。”
“这话说得有点意思。”何皎知道卖便宜了,但想着开门红,征得冼白同意后,卖了对方一个竹篮。
有了开门红,之后的竹制品都很快卖出去。
不是他们的东西有多好,而是那时候没这么多塑料桶、购物袋这些,装东西的竹制品还是很受欢迎的,等物品丰富后,这些竹制品会被时代淘汰掉。
总共售价所得两块五分钱。这数字让何皎想到了250,心情不美妙。
张孝乐却十分兴奋,一个劲地拍手,眼里全是崇拜:“冼婶婶,你好厉害啊!”
何皎不喜欢这叫法,回道:“以后叫我‘何皎’,婶婶两个字听起来人好老。”
“好的,何婶婶。”
何皎听他这么叫伸手想打他。
冼白看两人打打闹闹的,心里吃味,不爽地对张孝乐说:“好了,别打闹了。”
他见张孝乐老实了,对何皎说:“我们去重新登记结婚吧。”
何皎见冼白一脸不爽的模样,暗想对方该不会是吃醋了吧,忍住笑意说:“他就一个小孩,毛都没长齐呢。”
冼白见街上人来人往的,怕何皎被人撞到,把她拉到身旁,低头说:“他哪里是小孩,都快成年了。你少搭理他,免得以后我小孩跟他学坏。”
“你哪来的小孩?”何皎随口一问。
“小孩是......”冼白本想说“是我和你生下的”,但想到何皎说过目前她不会为他生孩子,看了一眼她身后的小年,说:“若小年找不到亲生父母,又找不到愿意抱养她的人,迟早是我和你的小孩。”
“切。”何皎听后,想到冼家的态度,不屑地说:“你妈、你爷爷都不同意小年入户口,还是算了吧。小年这么可爱,值得更好的父母。”
她说完本想离冼白远一点的,没想到冼白突然间弯腰捂住腹部说他全身很痛。
“这怎么回事?怎么好好端端的就肚子痛了?”何皎扶住冼白急忙问道。
张孝乐没注意到冼白的不妙情况,指着附近一家店铺,兴奋地对何皎说:“何皎,你看。赵岭和他媳妇在哪里卖东西。”
何皎心想,张孝乐说的两人不就是男女主吗,难道冼白不能靠近男女主?